[实用新型]一种可单向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V型翼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053.8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毅;王洪军;翟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提高 灌注 水平 推力 型翼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单向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V型翼墙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地基土加固、换填处理、地基土灌注水泥浆、增大灌注桩直径、在灌注桩前打入帮桩等等。然而在进行工程桩基础设计时,每个工程都具有自身的制约因素,在选择桩基处理时方法亦不相同。
在建筑物桩基础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基土软弱,地基土加固、换填处理困难,施工场地受限等问题,而上部建筑物又承受着较大的单向水平推力,此时,需寻求一种可单向抵抗较大水平推力的灌注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向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V型翼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单向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V型翼墙结构,由V字型 翼墙1和灌注桩2组成,所述翼墙厚度S为灌注桩直径d的0.2~0.4倍,翼墙高度H为2×(d+1)m,其中:d为灌注桩直径,翼墙长度L为灌注桩直径d的0.5~1.0倍,两翼墙1夹角α为120°≤α≤180°。
所述翼墙1和灌注桩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翼墙1和灌注桩2浇筑成为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灌注桩桩顶设置了V型翼墙结构,充分利用了土体阻力、翼墙与土体间的摩擦力来抵抗灌注桩桩顶水平推力,提高了灌注桩抗水平推力值,既节省了地基处理费用,又避免了因大量开挖、换填及注浆所产生的高额费用和环境污染,且施工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受力示意图;
图中:V字型翼墙1、灌注桩2、土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单向提高灌注桩抗水平推力的V型翼墙结构,由V字型翼墙1和灌注桩2组成,翼墙主要抵抗水平推力,翼墙厚度S为灌注桩直径d的0.2~0.4倍,翼墙高度H为2×(d+1)m,其中:d为灌注桩直径,翼墙高度H可根据实际水平推力计算后可适当较小。翼墙长度L为灌注桩直径d的0.5~1.0倍, 过分增加L,则会使翼墙与灌注桩接触处弯矩过大,易造成翼墙和灌注桩结构的破坏。两翼墙夹角α为120°~180°,α与土的性质有关,对于一般可塑性土,α宜取大值,一般硬塑性土α宜取小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翼墙1的存在增加了灌注桩2与土体3的接触面积,翼墙夹角α使翼墙1对土体3产生了相对侧向压力F1、F2,从而使土体3对翼墙1产生了摩擦力f1、f2,且土体3在侧向压力F1、F2的作用下相互挤密增大了土体阻力,最终提高了灌注桩2抗水平推力值。摩擦力f1、f2通过翼墙1传至灌注桩2中心,抵消部分水平推力,从而减小了翼墙1与灌注桩2接触处的弯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