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冲突立体组合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179.6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明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刘建芳 |
地址: | 464300 河南省信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突 立体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冲突立体组合桥。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各个城市,机动车按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都趋近于饱和状态,车辆拥挤、道路塞阻、事故频发。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机动车也会无止的增加,会给交通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
事实上每个城市交通网络系统是比较健全的,只是在网络的节点处,即道路交叉口由于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行人行车的流量和流速,导致经常性的拥挤阻塞,损耗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随着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在许多交叉路口等待红绿灯的时间越来越长,经常造成堵车,对于上班族或者办重要事情的人来说,就很不容易把握好时间到达目的地,经常在路上耽误时间,从而影响到工作或其他重要事务。
城市交通干线中的十字交叉口处,都设置红绿灯斑马线,人为交通管控,所有驶入交叉口的车辆都会到此经过减速、驻车、等待、起动、提速的行车过程,耗时耗能,污染环境,车辆行车时会遇到合流冲突、分流冲突和交叉冲突现象,高峰时段拥挤阻塞,人车相互干扰、安全隐患大,通车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彻底解决或最大程度地缓解道路交叉口处交通不畅的无冲突立体组合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冲突立体组合桥,包括呈立体十字交叉的横向路A和纵向路B,纵向路B在十字交叉口处为高架桥结构,横向路A位于纵向路B的下方,纵向路B通过第一立柱27支撑在地面上,横向路A中部和纵向路B中部均设有通行方向相反的两组直行车道1,两组直行车道1之间设有中间隔护栏2,横向路A在十字交叉口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一个U型桥3,U型桥3的U型口对着十字交叉口,每个U型桥3的两端口均连接有U型桥低端引桥19和U型桥高端引桥20,横向路A上设置有与U型桥低端引桥进口4连接的横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11,纵向路B上设置有与U型桥高端引桥出口13平曲线连接的纵向路第一加速匝道18,纵向路B上设置有与U型桥高端引桥进口5平曲线连接的纵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7,横向路A上设置有与U型桥低端引桥出口14连接的横向路第一加速匝道15。
所述U型桥3上设置有U型桥内车道9和U型桥外车道10,U型桥内车道9的两端口分别与U型桥低端引桥出口14和U型桥高端引桥进口5连接,U型桥外车道10的两端口分别与U型桥低端引桥进口4和U型桥高端引桥出口13连接。
所述纵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7设置在纵向路B上的直行车道1外侧,纵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7的外侧设置有纵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6,横向路A上设有位于U型桥低端引桥进口4外侧的横向路第二加速匝道8,纵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6与横向路第二加速匝道8平曲线连接;横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11设置在U型桥高端引桥出口13外侧,横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11的外侧设置有横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12,纵向路B上设有位于纵向路第一加速匝道18外侧的纵向路第二加速匝道17,横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12与纵向路第二加速匝道17平曲线连接。
所述U型桥3通过第二支柱23支撑在横向路A上。
所述横向路A在十字交叉口处为高架桥结构,所述横向路A、纵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6、纵向路第二加速匝道17、横向路第二加速匝道8、横向路左转弯减速匝道11和横向路右转弯减速匝道12分别通过第三支柱24支撑在地面上。
所述横向路A和纵向路B的最外侧均设有非机动车和行人车道,十字交叉口的下方设有八路通隧道,八路通隧道在十字交叉口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隧道进出口21,非机动车和行人车道通过非机动车和行人上下行走车道16与隧道进出口21连接,隧道进出口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行人阶梯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功能上,按照行车指示进入直行车道、右转弯车道、左转弯车道的车辆单向行驶通过立体组合桥驶过十字交叉口,实现不等灯、不驻车,车与车之间不产生合流冲突、交叉冲突、分流冲突,单向单道顺畅驶过。假定横向路具有双向八车道,其直行车道的快速道保持行车速度60~80km/h,中速车道40~60km/h,慢速车道30~40km/h,所有转弯车辆15~30km/h,满负荷通行能力达到每小时25000辆。
2、本实用新型在新规划的道路上建设,也可以在原有道路的交叉路口改建,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桥本身和原有路面重叠用地,不单独占用土地资源。现今的大中城市,包括未来的小城市的环路、横向路、纵向路、次干路的交叉口处都具备建设本实用新型的自然条件,可广泛通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明,未经徐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