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746.4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刚;刘敬超;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力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触摸屏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制造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自苹果公司推出Iphone至今,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也因此电容式触摸屏迅速地被人熟知且不断地应用于新的领域,对于触摸屏的尺寸需求也逐渐增大,由于手机及其他小型化的触摸屏所用的导电玻璃均为ITO导电玻璃,由ITO形成的每条导电线只需一个IC驱动,而大尺寸的触摸面板,意味着薄膜布线增加,导电线路增长,势必会导致其面阻大大增加,当产品尺寸为40英寸时,要求的薄膜电阻为20Ω/薄膜点,而采用ITO薄膜,其电阻约在150Ω/薄膜点 左右,某些电阻较低的样品也维持在100Ω/薄膜点,虽然在高温下可以实现20Ω/薄膜点,但是玻璃基板比ITO薄膜重,容易破碎,实现大型化后难以进行后续的生产处理,而增加IC驱动数量则会导致玻璃面板的位置被占用,后续加工中其他元件无法安装,驱动难及大屏化后续加工的难度导致了ITO薄膜电阻很难应用于40~80英寸的大屏幕。因此,亟需寻找新的布线薄膜及采用新的布线方式以取代传统的ITO薄膜,从而达到降低薄膜电阻,减少驱动数量,实现大尺寸电容触摸屏的市场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大尺寸导电玻璃的面阻,减少IC驱动数量,满足了大尺寸触摸屏的要求。
为实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包括玻璃面板、金属线路层以及黑镀层,所述的金属线路层镀于玻璃面板上,所述的黑镀层镀于金属线路上。
所述的金属线路宽度≤5μm。
所述的金属线路层为纯铜、纯铝金属线路层。
所述的黑镀层为黑色有机物膜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线路代替ITO导电线路,并对金属线路进行黑镀处理,实现了降低导电玻璃的面阻,减少IC驱动数量,形成了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1-玻璃面板,2-金属线路层,3-黑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尺寸触摸屏的驱动结构,包括玻璃面板1、金属线路层2以及黑镀层3,所述的金属线路层2镀于玻璃面板1上,所述的黑镀层3镀于金属线路层2上。由于大尺寸的触摸屏所需的线路增多、增长,其面阻也会大大增加,导致了ITO无法作为导电层在玻璃面板上使用导电线路,金属线路层2选用电阻率低的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如纯铜、纯铝,可最大程度减少导电玻璃由于线路增加、增长而导致的面阻,而面阻地减少也可以大大减少所需IC驱动的数量,避免IC驱动数量过多而占用玻璃面板位置,导致后续加工中其他元件无法安装的问题。而采用纯金属作为导电材料,由于金属的颜色与玻璃面板颜色反差较大,容易导致金属线路显现出来,影响影像的显像效果,因此,金属线路层2制作完成后,需要在金属线路上进行“镀黑处理”,利用镀膜设备在金属线路上镀上一层黑镀层3,该黑镀层主要为黑色的有机物膜层,该膜层可降低金属线路表面的反光度,使线路不容易显现出来,由于肉眼对金属线路的可视宽度要大于5μm,因此金属线路的宽度要小于或等于5μm,优选等于5μm,金属线宽没有超过5um时,肉眼便无法看到,因此对于人眼来说触摸屏即是透明的,与ITO薄膜的效果一致。通过黑镀层及金属线路的宽度的调整,可以避免金属线路层显现,提高影像的显示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力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力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结构
- 下一篇:倒锥形平衡式简易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