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后轮同步转向的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6181.0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大鹏 |
| 主分类号: | B62M1/38 | 分类号: | B62M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轮 同步 转向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指一种前后轮同步转向的,并由前轮驱动的半躺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是有前叉、车把、车架、鞍座、脚踏、曲柄、牙盘、链条、前后轮等组成,骑行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将靠鞍座和车把支撑,长时间的骑行会造成会阴、手腕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影响人体健康,且其较高的重心不仅增加了空气阻力还增加了摔倒的几率;作为两轮的躺车,它的脚踏、曲柄、链轮置于车架前端及前轮的上方,人躺在躺椅上,身体就会过于后倾,加上较大的前后轮距,势必造成转向的不灵活,危及行车的安全,且较长的传动距离也增加了自行车的复杂度和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骑行的舒适度,使长时间、长距离的骑行而不致很快疲劳;在降低重心,减小空气阻力的同时,又能提高转向的灵活性,本人设计了一款结构简单而实用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行车,有车架、前后车叉、车把、拉绳、把手、座椅、整流罩、货箱、前轮、后轮、脚踏、曲柄、共轴增变速花鼓等组成。它的车架呈现“u”字形,两端有叉孔,中间有椅架和把轴,该车的前、后轮分别安装在前、后车叉上,而前、后车叉就安装在车架前、后两端的叉孔上,因装有轴承、滚珠或其他润滑件,使车叉可在车架上转动。
在前轮的中心安装有一种特殊的共轴增变速花鼓,参见申请号为:201210166293.1的共轴倒刹内三速花鼓,该花鼓轴上同时装有两组行星轮传动机构,第一行星轮系中,通过对太阳轮、内齿轮的锁定与否,而得到三种不同的速比;两组行星轮系间安装了两组棘轮机构作为超越离合器,第二组行星轮系中,行星架输入,轴皮共轴加速输出,它具有共轴增速、三变速等功能。将该花鼓的另一侧安装在前车叉上,而花鼓轴上固定有左、右两只曲柄,曲柄的另一端安装有脚踏,脚踏在曲柄上可以转动。它的座椅固定在车架中间的椅架上,座面略高于前后轮的中心,骑车的人坐在座椅上用脚驱动脚踏,曲柄将力矩传递给花鼓,花鼓增变速后驱动前轮,使车前进。
拉绳从车架的绳孔上穿入穿出,其一部分隐藏在车架里,隐藏在车架里的拉绳还由绳套保护,同常见的带套刹车线一样,是为了减少拉绳的磨损。车叉上,车叉轴的两侧设有叉肩孔,其叉肩孔是用于固定拉绳的绳头,并有一定张紧作用。车把呈羊角形,把它安装在车架上,车把中间的孔和车架上的把轴配合,其间安装有轴承、滚珠或其他润滑件,车把可以在车架上转动。车把的羊角端安装有把手。行驶时,当手握把手带动车把转动,通过车把左右两个压绳孔固定的两根拉绳将力矩传递给前、后车叉,前、后车叉在车架上转动。因连接前车叉及车把的两根拉绳不交叉,而连接后车叉及车把的两根拉绳交叉,传递到前轮的力矩方向和车把的相同,传递到后轮的力矩方向同车把的相反,这样就实现了自行车的转弯。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液压传动,在车把和车架间装上泵或油缸,在车架的两端与车叉间装上油缸或马达,通过油管同样可以传递力矩;也或者,通过拉杆、通过伞齿轮-轴的传动方式也可传递力矩。
还可以根据功能要求,在把手上安装闸把、副把、车铃或调速手柄等,自行车可采用倒踏刹车,或V刹之类的刹车装置。自行车的前端安装了整流罩,座椅的靠背、后轮的上方安装了流线型的货箱,是为了储存行李。
因这种自行车的前、后轮为同步转向,这就减小了车的转弯半径,转向更加灵活。由于采用了座椅、共轴增变速花鼓和前轮驱动方式,骑行时的姿势为半躺,人会觉得比较舒适,三变速的功能也可以合理分配人的体力。车的前、后端安装了整流罩和流线型的货架,进一步地减小了空气的阻力,使用长途骑行更为省力。
附图说明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进行说明,各图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车架的三维视图;
图4是前、后车叉的三维视图;
图5是车把的三维视图;
图6是自行车左转向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自行车右转向时原理示意图。
图2、6、7中各部件是:1.车架,2.前、后车叉,3.车把,4.拉绳,5.把手,6.座椅,7.整流罩,8.货箱,9.前轮,10.后轮,11.脚踏,12.曲柄,13.共轴增变速花鼓。
图3中表明车架各分部件名称是:1a..叉孔,1b.椅架,1c.把轴,1d.绳孔。
图4中表明前后车叉各分部件名称是2a.叉轴,2b.叉肩绳座。
图5中表明车把各分部件名称是3a.把孔,3b.压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大鹏,未经程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老年抗衰老保健食品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