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胎活络模硫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7212.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蔡烜;游永;王小娟;魏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D30/5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胎 活络 硫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轮胎翻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胶囊作为内胆来翻新硫化轮胎的车胎活络模硫化机。
背景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轮胎翻新利用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翻新,就是当轮胎的花纹磨平或接近磨平失去使用性能时,将已不能使用的旧轮胎的外层经打磨后,粘贴上胎面胶料,再进行硫化,使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制造轮胎的成本70%在胎体上,如果一条轮胎不进行翻新利用,就等于把一条轮胎70%的价值白白浪费掉。通常情况下,一条轮胎可以翻新三至五次,甚至更多。目前,国内的翻胎厂普遍采用水胎作内胆来翻胎,此方法劳动强度大。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轮胎平衡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胶囊作为内胆来翻新硫化轮胎已是大势所趋。胶囊的作用主要是在轮胎硫化过程中内部充压缩气、充氮气或充过热水等。使其伸张,撑起轮胎形成内压硫化轮胎。其优点为导热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
现有的翻新硫化机主要为两半模和卧式活络模硫化机。两半模的硫化机主要由上模、下模、机座、开合模气缸、铰链轴、锁模丝杆、锁紧螺母等组成,上模与下模同心配合,下模与机座连接,开合模气缸位于上、下模的两侧,活塞杆伸出端与上模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带动上模的张合,锁模丝杆圆周分布在上下外模的外周,锁模丝杆一端与下外模连接,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与丝杆的配合,可达到将上下模锁紧的目的,从而实现轮胎在上下模内的硫化。然而,这种模具是整圆的,由于设计缺陷和使用不当模口易变形和错位,其花纹易损伤,取胎困难,特别是钢丝子午胎的取出,往往损坏轮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卧式活络模硫化机。
卧式活络模硫化机主要由机座、上下侧模、开合模装置、开锁模装置、花纹板、机械手等组成,机座位于机台下部,上下侧模设有蒸汽室以便加热胎侧和止口,上侧模开、合装置在油缸的作用下,使上侧模开、合;开、锁模装置通过弯连板带动多个扇形活络块沿导向槽作径向收缩或扩展来实现花纹板的张开或合拢成一个整圆,从而达到轮胎在合拢成整圆的模型内硫化的目的。然而,这种机器的开、锁模是径向的,且装配精度高,因此轮胎要实现开、锁模的目的,往往机器外形较大,且增加了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
公开号为CN 202572744U,公开日为2012年12月0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侧板框架式液压轮胎硫化机,包括主机机座、装胎机械手、模型开合机构、中心机构、加压机构、硫化室以及卸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机座由两个独立单元连接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底座、侧板、位于侧板上的导向装置、横梁、锁模气缸、位于锁模气缸端部的锁模装置以及开合模油缸,横梁与开合模油缸相接并在其驱动下沿导向装置作上下直线开合模运动,锁模气缸以及锁模装置固装于横梁上,锁模时,锁模装置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卸胎机构包括卸胎小车,卸胎小车轴接于主机机座上,主机机座上还设置有与卸胎小车相接的旋转油缸,卸胎小车上设置有升降油缸以及与升降油缸相接的卸胎爪。
该专利文献由于采用“锁模气缸以及锁模装置固装于横梁上,横梁与开合模油缸相接并在其驱动下沿导向装置作上下直线开合模运动”这样的结构,通过装胎机械手和卸胎小车的配合将生胎放置于模具上进行开模运动,中心机构胶囊不能向轮胎内层各部同时接触加压以至应力分布不平均,硫化出的轮胎的均匀性、平衡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胎活络模硫化机,本实用新型在机座与模型之间增设中心夹持装置,通过控制中心夹持装置将胶囊贯入轮胎中,能使胶囊在内压介质作用下,更好地向轮胎内层各部同时接触加压,充压更均匀,从而提高硫化出的轮胎均匀性和平衡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胎活络模硫化机,包括上热板、下热板、开合模油缸、压盖、模型、吊胎装置和受力框架,所述受力框架由上横梁、机座、墙板构成,压盖通过开合模油缸的活塞杆悬吊在上横梁上,吊胎装置一端固定在受力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座与模型之间的中心夹持装置,所述中心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盘、胶囊、囊筒、进出内压管、夹持油缸、上压板和位于上压板下方的过渡套,所述夹持盘由连接在一起的上夹盘、中夹盘和下夹盘构成,所述胶囊的上圈口夹持在上夹盘与中夹盘之间,胶囊的下圈口夹持在中夹盘与下夹盘之间,上压板置于上夹盘上,夹持盘、过渡套和上压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夹持油缸的活塞杆穿过过渡套和上压板并与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囊筒上端固定在下热板上,下热板固定在机座上。
所述下夹盘外周固定连接有耐磨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7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砌块成型机和用于竖向调节砌块成型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装置手轮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