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2822.9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北京古杨一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运行 界限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用于地铁车辆通行的运行界限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铁隧道、轨道建成之后,需要对地铁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例如,需要对地铁的外部轮廓和隧道的内部界限进行反复检测、比较,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改变隧道的内部轮廓或者安装在隧道内壁上的设备向隧道内延伸的长度,使车辆能够顺利地通过隧道,而不能使隧道的任何部位以及安装在隧道内壁上的任何设备触碰车辆的任何部位,使车辆顺利通过隧道。
目前,地铁隧道限界检测技术一般采用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和红外测量等,但是其测试结果不太理想,达不到保证机车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稳定性差,运用不方便,测试数据误差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通过使试验车辆通过隧道的每个断面,检测并记录隧道上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为随后对该部位的改动提供依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包括:测试车体,所述测试车体具有与地铁车辆相同的外部轮廓;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连续地安装在所述测试车体的上部和两侧的外部;多个触碰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部,并被构造成与地铁运行断面上的非正常部位接触;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被构造成当相应的触碰装置与所述非正常部位接触时产生接触信号;以及监视装置,所述监视装置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接触信号显示触碰装置被触碰的情况。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每个所述触碰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撑框架上,每个所述传感器设置在相应的连接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部位或者设置在相应的连接装置与触碰装置连接的部位。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者压力电气开关。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多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被构造成在相应的传感器发出接触信号时闪亮。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监视装置被构造成显示与由所有触碰装置的外部轮廓线曲线相对应的触碰界限曲线,所述触碰界限曲线上标注有与各个传感器相对应的警示点,当某个传感器发出接触信号时相应的警示点闪亮。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监视装置还被构造成在所述触碰界限曲线的内部显示与车辆运行时的最大动态包络线相对应的车辆界限曲线。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监视装置还被构造成在所述车辆界限曲线的内部显示与车辆的外部轮廓线相对应的车辆轮廓曲线。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警示点上标注有二维坐标,其中,坐标系的X轴表示在触碰装置处车底部的水平线,Y轴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所述警示点上标注有三维坐标,其中,坐标系的X轴表示在触碰装置处车底部的水平线,Y轴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z轴表示测试车体离开出发点的距离。
在上述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测试车体的车轮的轮缘和/或测试车体的车轴的齿轮箱最低点的辅助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通过使试验车辆通过隧道的每个断面,检测并记录隧道上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为随后对该部位的改动提供依据,为新轨道建成准备通车或新车准备运行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运行界限检测系统中测试车体在触碰装置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壳体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触碰装置中两个相邻的支撑板的连接处的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5是示出图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北京古杨一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北京古杨一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