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MT变速箱离合器仿真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391.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奎;罗毅;李亚娟;李政义;姚炼红;潘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光星 |
地址: | 402776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t 变速箱 离合器 仿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仿真台,具体涉及一种AMT变速箱离合器仿真台,用于仿真AMT变速箱的离合器在车辆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
背景技术
AMT变速箱离合器的仿真在国际上一般采用dSPACE硬件系统(其能与MATLAB/simulink进行无缝连接,可作为控制原型和硬件进行在环仿真)、AMT变速箱仿真模型(其包含在dSPACE硬件系统中)和虚拟负载来实现,其具有操作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型号的AMT变速箱,其离合器的仿真通用性不高,特别是在AMT变速箱前期开发阶段,离合器与变速箱匹配性能分析的仿真精度还不够高。因此,国内很多变速箱企业和整车厂设计了各种样式的真实负载来代替虚拟负载,但是很多采用真实负载的仿真平台都有加载滞后、加载量无法保留、无法实现离合器自学习和自适应等问题;也有一些厂家在仿真平台上设计了预判加载系统,但是其无法提前采集执行机构的精确位置,从而导致加载精度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精度高、能够保留载量、自学习和自适应的AMT变速箱离合器仿真台,以使离合器分离和接合与加载真实负载同步进行,且保留加载量,能仿真AMT变速箱实际工况时的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为AMT变速箱前期开发打下基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AMT变速箱离合器仿真台,包括运动方式转换机构、转速扭矩传感器、变速箱控制单元、直流电源和dSPACE硬件系统:还包括直流驱动电机、蜗轮蜗杆齿轮齿条自锁减速机构、力和位移传感器、三级齿轮增速减扭机构和负载直流电机;
所述蜗轮蜗杆齿轮齿条自锁减速机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直流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刚性直线联轴器与力和位移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力和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刚性直线联轴器与运动方式转换机构一端连接,所述运动方式转换机构另一端和转速扭矩传感器、三级齿轮增速减扭机构及负载直流电机之间通过第二、第三及第四弹性联轴器顺序连接;
所述直流驱动电机、力和位移传感器、转速扭矩传感器、负载直流电机和变速箱控制单元均通过dSPACE硬件系统之间电连接并进行信号的传递;所述直流电源与变速箱控制单元电连接,提供工作电源;
进一步,所述蜗轮蜗杆齿轮齿条自锁减速机构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单头蜗杆、蜗轮)、齿轮、齿条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单头的蜗杆与蜗轮配合实现自锁;所述单头蜗杆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直流驱动电机连接,使驱动电机实现解锁;蜗轮具有内齿轮,齿轮与蜗轮的内齿轮啮合,齿条与齿轮配合,将直流驱动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并将直流驱动电机输出的较小的扭矩转化为较大的拉力;所述角度传感器与齿条配合,根据齿条转过的角度仿真AMT变速箱中离合器执行机构所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蜗轮蜗杆自锁机构以及运动方式转换机构,能够克服加载滞后和加载量无法保留的问题,并能够解决安全隐患,具有离合器自学习功能;
2、采用力和位移传感器,能够真实的反应离合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磨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使仿真台具备离合器自适应功能;
3、采用蜗轮蜗杆自锁机构中的角度传感器,运动方式转换机构,转速扭矩传感器,增速减扭机构配合直流驱动电机,直流负载电机以及变速箱控制单元,能仿真AMT变速箱实际工况时的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
4、采用真实负载加载,直流驱动电机和直流电机加载都是蜗轮蜗杆自锁机构中的角度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后同时进行,使本发明可以在AMT变速箱实体设计前就对AMT变速箱与离合器匹配进行仿真分析,不仅能够仿真AMT变速箱的各种工况的离合器的各种性能,也能测试AMT控制软件,为AMT变速箱的实体设计和控制软件的编写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使本发明的仿真平台操作简单、功能齐全、仿真精度高及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AMT变速箱离合器仿真台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蜗轮蜗杆齿轮齿条自锁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土机液压传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茶渣处理装置的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