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尘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6997.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4;B07B1/28;B08B15/00;B65G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气控制设备、粉尘吸收装置、粉尘储存装置以及粉尘输出装置,所述粉尘吸收装置、粉尘储存装置以及粉尘输出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粉尘吸收装置包括粉尘吸收通道、吸尘风机以及用于暂时储存被吸收粉尘的布袋吸尘器,所述粉尘吸收通道、吸尘风机以及布袋吸尘器依次导通连接;所述粉尘储存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空气抽湿设备以及温度调节设备;所述粉尘输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力输送设备、振动筛以及螺旋输送机构;所述电气控制设备控制包括粉尘吸收控制模块、粉尘储存控制模块以及粉尘输出控制模块,所述粉尘吸收控制模块连接吸尘风机,所述粉尘储存控制模块连接空气抽湿设备与温度调节设备,所述粉尘输出控制模块连接气力输送设备、振动筛以及螺旋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粉尘吸收通道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吸尘罩、橡胶管软接头以及管道,所述橡胶管软接头的流通面积从吸尘罩至管道逐渐减小,所述吸尘罩的边缘向下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变频调速器,所述变频调速器连接吸尘风机,所述管道内设有粉尘流量传感器,所述变频调速器与粉尘流量传感器均由粉尘吸收模块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布袋吸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粉尘入口与粉尘出口,所述粉尘入口与粉尘出口均设有用于控制粉尘流通的插板阀,所述粉尘入口设于箱体上部,粉尘出口设于箱体下部,所述插板阀连接粉尘吸收控制模块,所述箱体内设有漏斗形滤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防止粉尘依附于布袋的高压气体吹灰设备,所述高压气体吹灰设备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道以及若干喷吹管,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喷吹管通过送气管道连接,所述喷吹管设有喷吹控制阀,喷吹控制阀连接粉尘吸收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气体吹灰设备设有手动控制柜,所述手动控制柜内设有用于手动控制喷吹控制阀的手动喷吹控制按钮,所述手动喷吹控制按钮与喷吹管数量相等,所述每一个手动喷吹控制按钮分别连接一个喷吹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振动筛包括筛箱、振动器、支承架、传动装置、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出渣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出渣口上设有出渣阀,所述出料口导通连接螺旋输送机构;所述传动装置、出料阀以及出渣阀连接粉尘输出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粉尘储存装置包括进口、出口、粉尘料位计以及用于将粉尘推向出口的刮渣板,所述进口以及布袋除尘器设于沉淀池上部,所述出口设于沉淀池底部并与气力输送设备连接,所述进口导通连接粉尘入口,所述粉尘料位计设于沉淀池内部,所述刮渣板连接粉尘储存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管道以及与螺旋输送管道同轴设置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设有毛刷,所述毛刷抵触螺旋输送管道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9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