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9594.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步武;黄德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转速 传感器 相位 间隙 控制 辅助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一些传感器与被探测对象之间的间隙有严格要求,比如转速传感器和信号盘之间的间隙。为此,一般都要对传感器和被探测对象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常规的,在传感器侧面保留一定的空间,通过使用塞规来测量传感器和被探测对象之间的间隙。
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与相应的信号盘之间,相位(相对角度)和距离(空气间隙)均有较严格的要求。对于相位,一般通过控制相关零件尺寸的精度及增加可调整结构来保证,而距离通过增加调整垫片来保证。
但当影响相位的零件较多时,单纯靠增加零件尺寸精度来保证相位会导致成本剧增,甚至无法实现,而采用可调整架构理论上可以保证正确的相位精度,但因为转速传感器和信号盘之间无特征配合关系,即没有直接的定位结构,故实际装配时,调整是依靠肉眼观测进行判断。另外,通过调整垫调整信号盘和传感器间的距离(空气间隙)在操作时较为繁琐,需要不同厚度的调整垫配合塞规进行检测及调整。因此,目前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与相应的信号盘之间相位和距离的装配精度和效率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高效的完成转速传感器的正确装配,保证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与相应的信号盘之间相位和距离的装配精度,减少了调整垫片的使用,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包括:
距离定位板,其厚度为转速传感器与信号盘的标准装配距离;
相位定位槽,其布设在距离定位板上方,相位定位槽内侧具有与转速传感器外侧轮廓相适配的定位圆弧;
信号盘凹槽定位凸块,其布设在距离定位板下方,其宽度与信号盘上的凹槽宽度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距离定位板的上表面形成相位定位槽的底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时,距离定位板下表面抵住信号盘的凹槽顶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围成定位圆弧的侧壁端部内侧和上侧分别具有导向内收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信号盘凹槽定位凸块垂直距离定位板下表面向下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该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可同时保证转速传感器与信号盘的正确相位及距离,能够高效的完成转速传感器的正确装配,保证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与相应的信号盘之间相位和距离的装配精度,减少了调整垫片的使用,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的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11-相位定位槽,12-距离定位板,13-信号盘凹槽定位凸块,2-信号盘,3-齿轮室,4-转速传感器,5-转速传感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该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相位及间隙控制辅助工装,可同时保证转速传感器与信号盘的正确相位及距离,能够高效的完成转速传感器的正确装配,保证电控柴油机转速传感器与相应的信号盘之间相位和距离的装配精度,减少了调整垫片的使用,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9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