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1238.7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焕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2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散热 系统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顶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随着机顶盒的广泛应用和发展,CPU主芯片功能越来越强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多。统计资料表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2度,可靠性下降10%,温升50度时的寿命只有温升25度时的六分之一,温度是影响设备可靠性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电子设备的失效率有55%是由温度超过电子元件的规定值引起的,所以机顶盒散热性能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机顶盒,大部分采用的是被动式散热片传导散热,就散热效率来说,被动式散热片散热机顶盒散热效率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现有的被动式散热片散热机顶盒,一般是散热片在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与主芯片相连,把主芯片发出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直接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被动式散热片散热机顶盒的降温性能不稳定,在机顶盒的半封闭机壳空间内,环境温度较高时,散热效果差,不能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影响机顶盒设备的性能,甚至损毁机顶盒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具有散热效率高、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机顶盒的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包括包含CPU主芯片的机顶盒,还包括水冷散热系统;所述水冷散热系统包括水冷头、水泵、水箱和水冷排;所述水冷头与所述机顶盒的CPU主芯片接触;所述水泵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所述水冷头和水箱;所述水冷排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所述水冷头和水箱。
可选的,所述水冷散热系统设置在所述机顶盒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水冷散热系统设置在所述机顶盒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头由铜、铜铝、钢、钢铝、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冷头与机顶盒的主芯片接触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导热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为导热硅胶层。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应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具有散热效率高、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机顶盒的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包括包含CPU主芯片的机顶盒,还包括水冷散热系统;水冷散热系统包括水冷头、水泵、水箱和水冷排;水冷头与机顶盒的CPU主芯片接触;水泵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水冷头和水箱;水冷排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水冷头和水箱。水冷散热系统可以设置在机顶盒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机顶盒的外部。水冷散热系统设置在机顶盒的内部或者外部,取决于机顶盒的内部空间大小,内置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对空间体积要求较大,机顶盒整体机箱空间要求足够宽余。外置水冷系统散热的机顶盒,通过连接管连接,由于其水箱以及水泵等工作元件全部安排在机箱之外,可以节约机顶盒内部空间,而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水冷头由铜、铜铝、钢、钢铝、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都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提散热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水冷头与机顶盒的主芯片接触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导热层。提高导热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层。导热硅胶是高端的导热化合物,具有不会固体化、不会导电的特性可以避免诸如电路短路等风险,同时还很好的粘结性能和超强的导热效果。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1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 下一篇:一种单孔式电力电缆专用剥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