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919.8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飞;莫丽东;尹航;高海波;李博;赵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H23/04 | 分类号: | B65H2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恒力加载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补偿式的恒力机构。
背景技术
恒力加载机构在卷纸、热力发电、材料试验、航天设备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其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尤其是在航天领域,通过恒力机构提供微低重力补偿来验证航天器性能,是经常采用的地面验证方式。传统的重力补偿提供方式有配重平衡、气浮、水浮、悬吊法等,其中悬吊法重力模拟有主动补偿与被动补偿两种方式,主动式补偿较为少见。本发明创造设计出一种用于主动式恒力机构,用于大负载、高精度恒力提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主动式恒力精确保持,提供一种恒力机构,用于实现的恒力大负载、高精度加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力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座4之上且依次连接的由一大电机提供扭矩输出动力的大电机轴系1、包括一扭簧的扭簧组件3和由一小电机提供扭矩输出动力的小电机轴系2;
大、小两个电机轴系的扭矩输出部的顶端相对且分别固连于扭簧组件3两端;
小电机轴系的扭矩输出部还套有一与其联动旋转的圆筒状缠绕部;
一恒力索,其一端固接于缠绕部且在其外圆周上缠绕收放,另一端沿缠绕部切向引出连接负载。
以上为本发明创造的核心,其原理为在恒力补偿过程中,对象拉力的稳态部分保持不变,瞬态部分拉力为受到干扰导致小幅波动。而本方案的恒力机构,大电机轴系提供粗略力控制,提供主恒力(大承载稳态拉力),大小电机间采用扭簧过渡传递扭矩,为恒力结构提供较低的弹性系数,协同控制恒力,小电机轴系提供精确力控制,抑制波动干扰,避免了单个电机同时承担大承载与高精确指标,由双电机恒力协同控制,从而同时实现大承载、高精确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恒力机构主要包括大电机轴系1、小电机轴系2、扭簧组件3、安装座组件4、恒力索5组成,大小两个电机轴系面对面布置,恒力索布置于小电机轴系扭矩输出部,大、小电机间采用扭簧31过渡传递扭矩,协同控制恒力,其中大电机11提供粗略力控制,提供主恒力,小电机21提供精确力控制,抑制波动干扰。
其中,大电机轴系1是恒力机构的主负载的承担单元。该轴系包括大电机11、抱闸12、减速器13。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作为大电机轴系扭矩输出部的主要部件,大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抱闸12后与减速器13输入端连接,减速器13输出端连接扭簧组件连接端。
小电机轴系是恒力机构的负载输出单元,主要承担干扰负载,用于恒力精确力控制。该轴系由一小电机21提供扭矩输出动力,在本实施例中,由一滚珠花键轴副22作为扭矩输出部,滚珠花键轴副的花键轴一端连接小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扭簧组件连接端。所述的圆筒状缠绕部23可以是由滚珠花键轴副的花键套直接承担,即将其外周制成等径的圆,也可以在花键套上再套设一滚筒。
恒力索为恒力机构输出单元,一端与负载连接,一端与缠绕部23固连,恒力索一部分缠绕于缠绕部23上,另一部分沿缠绕部23切向引出承担负载,可通过缠绕部23旋转实现自身收放功能。优选的,为更便于缠绕收放恒力索,缠绕部23表面加工有螺旋凹槽24。由于缠绕部23半径恒定,恒力索的恒力输出可转化为为对恒定转矩控制。
优选的,恒力索还可串联一拉力传感器作为控制系统反馈。
扭簧组件3包括扭簧31和与两个连接端32,连接端32一端用于扭簧安装,另一端用于与对应的轴系连接。扭簧组件3作为大小电机扭矩的中间过渡环节,大电机主扭矩经轴系传递到扭簧连接端后,扭簧受载发生扭转,将扭矩传递到小电机轴系。
安装座组件4包括一安装座,安装座上通过轴承(411、412、413)支撑起大、小电机轴系,安装座下部还可固连一底板或底架(图中未示),作为整个结构的安装基体支撑。
本实施例中的恒力机构,由于使用双电机系统控制,使用时需逐步加载,具体步骤如下:
1、大、小电机轴系上电,小电机轴系2先不进行主动工作,而是随动,大电机1闭环,控制旋转调整缠绕部将恒力索缠绕长度至合理范围,然后抱闸锁紧大电机轴系,等待加载;
2、恒力索加载负载,负载经过缠绕部、小电机轴系后传递到扭簧组件,扭簧组件连接大电机轴系一端被抱闸锁紧,扭簧受载扭转承担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未经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化成蓄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
- 下一篇:盆架切边冲孔翻孔一次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