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4190.9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继峰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八***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回程 高效 采暖炉 | ||
1.一种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包括有炉体(3)和内胆(4),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3)和内胆(4)组成双层炉体,形成主体空腔(5),在炉体(3)的左侧设引火口(32)和清灰进风口(28),在炉体(3)的上面设有压力表座(1),填料口(2),清灰口(8、9),出烟口(10)和出水口(11),在炉体(3)的右侧设有防爆器座(12),在炉体(3)右侧两边的下部设有两个回水口(17),在内胆(4)的内部,由板料(37、38)组成了一道立体隔断墙,并形成了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空腔(36),该隔断墙的左侧与内胆(4)共同形成了燃料室(35),其右侧由板料(6)与内胆(4)和两排中心空间与燃烧室(34)相通的圆管(15、16),共同组成了一个内空间(39)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热交换体,在其上边中部纵向设置一个挡板(13),在其下边左角部与底板(18)之间纵向设置一个挡板(21),其左侧与立体隔断墙共同形成燃烧室(34),其正下边设置清灰口(19),托泥板(22、29)与泥料(24、30)组成的泥套,环套于预燃室(31)四周,并分别将炉排(25)左右两端的空隙挡住,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圆管(23)和可左右摆动的铸铁摆动轴(26),共同支撑起可左右摆动卸灰的横向顺直铸铁炉排(25),燃烧室(34)的一侧设置望火窗(33),底板(18)将内胆(4)的下口全部封住,在底板(18)下边设置带角的环型炉脚(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填料口(2)可设在炉体左侧立面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清灰进风口(28)可制成推拉式灰斗替代其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顺直铸铁炉排(25),可用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圆管(23)替代,此时进风口可设在燃料室(35)三个侧面的任何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顺直铸铁炉排(25),可并列设置为一支横向顺直铸铁炉排(25),一支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圆管(23),且横向顺直铸铁炉排(25),可以左右摆动,用于卸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8)的下面,炉脚(27)上面设置一层板料(44),其四边与炉体(3)相连接,形成了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空腔(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料(6)与内胆(4)组成的热交换体内,可根据设置炉子的大小,增加设置若干排,若干支用于热交换的圆管(15、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与炉排(25)向下对应位置的底板(18),有一个与炉排大小相当的口,用于炉子向底坑卸灰,此时清灰进风口(28)不设,在该位置,设置专用进风口,并在进风口里边设置斜对炉排及燃烧室方向吹风的扇形出风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室(34)的中上部,由板料(40、43、6、38)与内胆(4)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型热交换体,其内部设置若干支空间与燃烧室(34)相通的圆管(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8)及其下面的板料(44),在与横向顺直方向的铸铁炉排(25)向下对应的地方,都可以设一卸灰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3)在板料(44)的下面由四个脚支撑,此时省去环绕型炉脚(2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热交换体可用薄水箱(46)及(47)代替,其空腔(48)和(49)均与主体空腔(5)相通,制较大炉子时薄水箱(46)及(47)可分别增加若干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气化多回程高效采暖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室(34)的中上部平衡设置若干支其空腔与主体空腔(5)相通的圆管(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继峰,未经董继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41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