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BAW谐振器和BAW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1111.7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韩东;邓建国;李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9/02 | 分类号: | H03H9/02;H03H9/6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baw 谐振器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谐振器和滤波器领域。
背景技术
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是无线终端对频率器件的要求。传统射频/微波频段频率器件的解决方案为介质滤波器和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前者具有较好的性能,但体积太大;后者虽然体积小,但存在工作频率低、插入损耗大、功率容量低的缺点。体声波(BAW)滤波器技术是目前唯一有望集成的射频滤波器技术,其综合了介质滤波器性能优越和SAW滤波器体积小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工作频率高、功率容量大、损耗低、体积小、温度稳定性好以及可与RFIC或 MMIC集成等优点。
BAW滤波器通常由按某种方式连接的BAW谐振器组成。现有技术中,BAW谐振器在高阻硅(电阻率约为103Ω·cm)衬底上制作,BAW谐振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衬底上分别制作支撑层、由下电极、压电层和上电极组成的三明治结构,下电极上设有引出端,在衬底和支撑层之间设有空气隙,这些部分整体组成了空气隙型BAW谐振器。
BAW滤波器的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两种:通过键合引线电感接地和经电容匹配后通过键合引线电感接地。这两种接地方式在美国专利(专利号6972641 B2、公开日期为2005年12月6日)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638273A、公开日期为2005年7月13日)中进行了说明。上述专利中BAW滤波器由串臂三个BAW谐振器和并臂两个BAW谐振器构成,该滤波器的理想接地方式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很难实现这种理想接地状态,通常都会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接地。BAW滤波器通过键合引线接地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该键合引线引入的电感量会造成滤波器阻带性能恶化严重,理想接地方式和此接地方式对滤波器的性能对比如图4所示。为了减小该电感的影响,也可以采用键合多根引线的方法,但是滤波器的性能始终达不到理想接地的效果。另外一种接地方式是在并臂加入匹配电容后,再通过键合引线接地,其电路如图5所示;利用该电容吸收键合引线的电感,在滤波器的阻带形成椭圆极点。该方法可使滤波器的性能与理想接地情况接近,但是在电路中加入了电容元件,造成工艺的复杂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BAW谐振器,该谐振器的上电极或下电极可以通过低阻硅衬底延伸至衬底底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的薄膜BAW谐振器的BAW滤波器,该BAW滤波器接地端的谐振器为BAW谐振器,该滤波器无需在在电路中加入任何匹配元件即可实现理想接地,可实现BAW滤波器装配后的性能与理想接地时的性能基本一致,改善提高了BAW滤波器的接地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膜BAW谐振器,包括低阻硅的衬底、设于衬底上、且与衬底之间设有空气隙的支撑层,在支撑层上设有由下电极、压电层和上电极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在支撑层和压电层或仅在支撑区上设有金属化通孔,在低阻硅衬底的底面设有电极引出层,所述上电极或下电极通过金属化通孔与电极引出层电连通。
所述金属化通孔设于支撑层上,下电极通过金属化通孔与电极引出层电连通。
所述金属化通孔为两个,其沿空气隙对称分布。
所述金属化通孔位于支撑层和压电层上,所述上电极通过金属化通孔与电极引出层电连通,所述压电层和支撑层上的金属化通孔上下贯通,且其位于上电极与下电极在竖直面上不相重叠的区域。
所述下电极和上电极材料为Mo、Au、Ru、Al、Pt、W,所述压电层材料可为AlN或ZnO。
所述下电极和上电极厚度为1000 ? -5000 ?,压电层厚度为5000 ? -15000 ?。
该BAW滤波器具有通过BAW谐振器接地的接地端,且BAW谐振器的电极引出层与大地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薄膜BAW谐振器采用低阻硅衬底,将谐振器的上电极或下电极转移到衬底的背面,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极在物理结构上的间接接地;利用这种谐振器组成的BAW滤波器在装配使用时可直接与地平面相连,接地性能不再受键合引线及其长短的影响,避免了由键合引线带来的接地电感的影响,可实现BAW滤波器装配后的性能与理想接地时的性能基本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BAW滤波器的接地问题;并且在接地电路中不需加入任何其他元件,不会增加BAW滤波器实现的工艺复杂度;在装配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BAW谐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5节阶梯型BAW滤波器的理想接地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1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