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型镍氢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9220.5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卞立宪;邱候亮;何招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26;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国兴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镍氢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壳体和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功率型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使用的功率型电池的结构特点为:1、单体电池用硬壳塑料封装。2、单体电池间用连接片、螺丝连接。3,电池组采用夹件固定。因此,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电池组的散热性较差。由于功率型电池的运行电流大,要求电池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硬塑外壳的导热性相对较差,电池组多个单体电池夹挤在一起,运行热量不易耗散。2、电池用连接片、螺丝连接,接触电阻较大。 3、电池组用夹件固定,各单体电池的电极,连接片、引线等都暴露在外,电池的安全性较差。4、电池结构的引出孔多,电池漏液、爬碱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导致电池器件易腐蚀、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好、安全性高、防腐性强、导电性能好、电流更大并持久的功率型镍氢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功率型镍氢电池,由壳体、盖板和多个单体电池组成,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的方式置于壳体内,在壳体顶部安装有盖板,在单体电池上端设置有电解液注液孔,在所述单体电池芯片上套装有封套,并将单体电池的极耳朝下设置在壳体内的空腔内。
所述极耳通过设置在两侧的集流板与已置于壳体上的电极连接,集流板设置在壳体两短侧板与多个单体电池之间。
在所述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
所述封套由具有导热性能的可塑材料制成,封套的单层厚度为0.5mm~1mm。
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所述单体电池芯片上套装有封套,并将单体电池的极耳朝下设置在壳体内的空腔内;在所述壳体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封套由具有导热性的可塑材料制成,封套的单层厚度为0.5mm~1mm;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达到散热性好、安全性高、防腐性强、导电性能好、电流更大并持久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功率型镍氢电池的主剖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功率型镍氢电池的左剖视示意图。
图中:1. 电极 2. 电解液注液孔 3. 集流板 4. 短侧板 5. 极耳 6. 单体电池 7. 壳体 8. 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功率型镍氢电池,由壳体7、盖板和多个单体电池6组成,多个单体电池6通过串联的方式置于壳体7内,在壳体7顶部安装有盖板,在单体电池6上端设置有电解液注液孔2,在所述单体电池6芯片上套装有封套8,并将单体电池6的极耳5朝下设置在壳体7内的空腔内;所述极耳5通过设置在两侧的集流板3与已置于壳体7上的电极1连接,集流板3设置在壳体7两短侧板4与多个单体电池6之间;在所述壳体7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封套8由具有导热性能的可塑材料制成,封套8的单层厚度为0.5mm~1mm;所述壳体7由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9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