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复合式车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67362.X | 申请日: | 2013-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春丽 |
| 主分类号: | B60B11/00 | 分类号: | B60B11/00;B60B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复合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复合式车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障汽车行驶安全的防爆复合式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车轮通常包括:轮辋、安装于轮辋上的轮胎以及固定连接到轮辋且用于支撑轮辋的轮辐。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爆胎,尤其是当前轮发生爆胎时,汽车的重心会发生偏离,同时驾驶员将不能准确地控制汽车的方向,从而引发交通事故。轮胎漏气、轮胎内气压过高、以及轮胎磨损等都可能引起爆胎。
现有的防爆轮胎包括在轮胎内设置多个气室,以及在轮胎内设置弹簧等解决方案。但是,从技术实现方面具有难度大、成本高、维修不便、不易于推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车轮爆胎后保证行驶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复合式车轮,包括:
第一分轮,所述第一分轮包括第一轮辋、安装于所述第一轮辋上的第一轮胎、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轮辋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轮辋的第一轮辐、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轮辐的中心处的第一法兰盘;以及
与所述第一分轮相平行地布置的第二分轮,所述第二分轮包括第二轮辋、安装于所述第二轮辋上的第二轮胎、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轮辋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轮辋的第二轮辐、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轮辐的中心处的第二法兰盘;
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轮的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分轮的第二法兰盘抵靠在一起。
优选地,两个分轮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可以互换。
优选地,两个分轮的轮辐和法兰靠向一侧。
优选地,两个分轮的轮胎之间接触地面的边缘部分紧密接触,无缝隙。
优选地,两个分轮的轮胎之间接触地面的边缘部分不紧密接触,有缝隙。
优选地,所述防爆复合式车轮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分轮和所述第二分轮相平行地布置的第三分轮,所述第三分轮包括第三轮辋、安装于所述第三轮辋上的第三轮胎、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三轮辋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三轮辋的第三轮辐、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轮辐的中心处的第三法兰盘;
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和所述第三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各个分轮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各个分轮的宽度不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防爆复合式车轮,包括:一个轮辋以及安装在所述一个轮辋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复合式车轮在一个分轮的轮胎爆胎后仍可以通过另一个分轮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因此,使用这种防爆复合式车轮的汽车更加安全。在技术实现方面,具有简单、容易、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零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爆复合式车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防爆复合式车轮的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防爆复合式车轮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防爆复合式车轮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防爆复合式车轮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防爆复合式车轮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爆复合式车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防爆复合式车轮的沿直径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防爆复合式车轮包括:第一分轮101和与第一分轮101相平行地布置的第二分轮201。第一分轮101包括第一轮辋102、安装于第一轮辋102上的第一轮胎103、固定连接到第一轮辋102且用于支撑第一轮辋102的第一轮辐104、以及位于第一轮辐104的中心处的第一法兰盘105。第二分轮201包括第二轮辋202、安装于第二轮辋202上的第二轮胎203、固定连接到第二轮辋202且用于支撑第二轮辋202的第二轮辐204、以及位于第二轮辐204的中心处的第二法兰盘205。
其中,第一法兰盘105上设置有安装孔106,第二法兰盘205上设置有安装孔206,通过螺栓使第一法兰盘105和第二法兰盘205一起固定在车轴上。在使用过程中,一个分轮爆开,另一个仍然正常工作,不至于使汽车(尤其是小轿车)失去平衡,发生交通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春丽,未经卢春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