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挂牵引车防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613.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星;邢红岩;马蜀超;郭虎;吴慧敏;孙嘉;朱勇;赵振和;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李满 |
地址: | 44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牵 引车防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牵引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半挂牵引车防折叠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国家对载货汽车安全的不断重视,汽车厂商开始考虑为载货汽车,特别是半挂牵引车装备电子稳定系统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目前各大汽车厂商正在对半挂牵引车上的电子稳定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半挂牵引车,由于半挂牵引头与挂车是通过鞍座活连接而不是硬连接,在进行半挂牵引车的ESC测试时特别危险,容易出现挂车与牵引头折叠的事故。针对该技术问题,中国专利201010576761.3公开了《半挂汽车列车自动防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复杂的电控部分和执行部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还大幅增加了半挂牵引车的电子和机械零件数量,影响了半挂牵引车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半挂牵引车防折叠装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半挂牵引车防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牵引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部均设有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均连接有挂车连接环。
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有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固定有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所述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挂车连接环为钢丝环或铁链环。
所述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上设有左纵梁紧固平面,所述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上设有右纵梁紧固平面,所述左纵梁紧固平面、右纵梁紧固平面、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相互平行布置,且均与支架垂直布置。
所述左纵梁紧固平面、右纵梁紧固平面、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均位于支架的下方。
所述挂车连接环与通孔挂扣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使支架与牵引车车架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挂车连接环与挂车的支撑腿或前部横梁连接,这样使得当挂车与牵引车要折叠时,钢丝环或铁链环能拉住挂车,防止折叠。在进行半挂牵引车的ESC测试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式能很好的控制住挂车与牵引车之间的夹角,避免发生挂车与牵引车折叠的事故。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含电控部分,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2.1—左纵梁紧固平面、3—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3.1—右纵梁紧固平面、4—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5—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6—通孔、7—安装孔、8—挂车连接环、9—牵引车车架左纵梁、10—牵引车车架右纵梁、11—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12—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1所示的半挂牵引车防折叠装置,它包括与牵引车车架固定连接的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两端部均设有通孔6,所述两个通孔6均连接有挂车连接环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1的一侧固定有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2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3,所述支架1的另一侧固定有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4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5,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2、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3、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4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5上均开设有安装孔7。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车连接环8为钢丝环或铁链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前安装板2上设有左纵梁紧固平面2.1,所述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前安装板3上设有右纵梁紧固平面3.1,所述左纵梁紧固平面2.1、右纵梁紧固平面3.1、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4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5相互平行布置,且均与支架1垂直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纵梁紧固平面2.1、右纵梁紧固平面3.1、牵引车车架左纵梁尾部安装板4和牵引车车架右纵梁尾部安装板5均位于支架1的下方。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与牵引车车架形状相匹配,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与牵引车车架连接时的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车连接环8与通孔6挂扣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