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工业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42584.6 | 申请日: | 2013-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0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任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雷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工业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工业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多用于复杂形状和大型的工件加工。但是,铸造过程的作业环境污染高、热辐射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通常会采用机械手对工件进行翻转或搬运操作。
通常采用的直角坐标系机器人,具有三个主自由度:由X移动,Y移动,Z移动组成,同时通过在执行终端加装X转动,Y转动,Z转动达到空间内的不同坐标点的定位,因此多数机械手臂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工业机器人,尤其适合铸造工业中对大型工件的翻转和搬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座、控制室、驱动部、臂部和手部,机座上设置驱动部和控制室,臂部设置机座上,臂部连接手部,其特征在于:臂部包括主臂、中臂、副中臂、连接臂、悬臂和支撑盘,主臂设置在机座上,主臂与连接臂之间设置中臂和副中臂,连接臂通过悬臂与支撑盘连接,支撑盘与手部连接;所述主臂、中臂、辅中臂和连接臂相互为转动连接;所述中臂和副中臂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臂一侧平行设置副主臂,该副主臂一端与机座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中臂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悬臂上设有支撑托,该支撑托呈矩形向支撑盘一侧凸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臂、中臂、副中臂和连接臂形成连杆传动,当驱动部驱动主臂产生转动时,根据连杆传动原理带动连接臂产生升降和旋转运动;主臂侧设置的副主臂进一步提高了主臂和中臂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设置在支撑盘一侧的支撑托推动支撑盘产生一定角度的摆动,使与臂部连接的手部具有翻转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控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座 2、驱动部 3、控制室
4、主臂 5、副主臂 6、中臂
7、副中臂 8、连接臂 9、悬臂
10、支撑盘 11、手部 12、支撑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铸造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座1、控制室3、驱动部2、臂部和手部11,机座1上设置驱动部2和控制室3,臂部设置机座1上,臂部连接手部11;所述臂部包括主臂4、中臂6、副中臂7、连接臂8、悬臂9和支撑盘10,主臂4设置在机座1上,主臂4与连接臂8之间设置中臂6和副中臂7,连接臂8通过悬臂9与支撑盘10连接,支撑盘10与手部11连接;所述主臂4、中臂6、辅中臂7和连接臂8相互为转动连接;所述中臂6和副中臂7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主臂4一侧平行设置副主臂5,该副主臂5一端与机座1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与中臂6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悬臂9上设有支撑托12,该支撑托12呈矩形向支撑盘10一侧凸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臂4、中臂6、副中臂7和连接臂8形成连杆传动,当驱动部2驱动主臂4产生转动时,根据连杆传动原理带动连接臂8产生升降和旋转运动;主臂4侧设置的副主臂5进一步提高主臂4和中臂6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设置在支撑盘10一侧的支撑托12推动支撑盘10产生一定角度的摆动,使与支撑盘10连接的手部11具有翻转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雷,未经任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