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辆使用操纵训练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9651.2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产;姜海;姜峰;张建国;程华;鲁孟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使用 操纵 训练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车辆使用操纵训练模拟装置,适用于起重机、推土机、牵引车等工程车辆,可供驾驶人员进行车辆操纵和作业过程应急处置的训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推土机、起重机、牵引车等工程车辆模拟操作培训系统主要是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真实装备的仿真,特点是虚实结合,操作环境是真实的,但运作环境却是虚拟的。在经过改造的车辆驾驶舱中,受训者操作着与真实的车辆完全一样的仪表和操纵装置,面对虚拟的环境进行训练,即由真实的操作引起了虚拟环境的变化。但是,这种方式缺点是真实感较差,训练效果主要取决于软件仿真程度,而且难以实时生成某些不确定现象,协同作业训练课目也比较难实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程车辆操作人员培训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使用操纵训练模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多种训练功能,可进行车辆操纵训练的工程车辆模拟训练装置。由1:1的模拟驾驶舱、1:10车辆模型、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数传系统和机电液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在模拟驾驶舱中,无线数传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在驾驶舱和车辆模型中,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辆模型上。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模拟驾驶舱中的各种操作手柄和按钮的模拟信号,并通过无线数传系统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经过处理后对模型车的行驶电机、绞盘电机、卷扬电机、液压泵、舵机、驻铲装置油缸、起吊装置举落油缸和伸缩油缸等进行协调控制,各个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准确协调,可以实现车辆各种操作动作及模拟实际作业,模型作业动作与学员操作动作同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工程车辆使用操纵训练模拟装置,包括模拟车辆模型及模拟驾驶舱,模拟车辆模型与实车整体尺寸比例为1:10,所有部件全部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并且以液压或电动的驱动机构作为整车动力源,可实现与实车部件相同的操作功能;
所述模拟车辆模型包括起吊装置1、无线数传系统接收端2、车体3、驻铲装置5、行动装置6、液压回转机构7、电机控制器11、微型液压系统13、绞盘装置14,其中起吊装置1通过液压回转机构7与车体3连接,驻铲装置5通过液压油缸4安装在车体3前端,行动装置6安装在车体3两侧,电机控制器11、微型液压系统13、绞盘装置14分别安装在车体3内部;
所述模拟驾驶舱包括驾驶舱底座26、四路手动液压换向阀27、无线数传系统发射端28、数据采集控制盒29、三路手动液压换向阀30、驾驶操纵装置31、万向脚轮32,其中四路手动液压换向阀27、无线数传系统发射端28、数据采集控制盒29、三路手动液压换向阀30、驾驶操纵装置31均固定底座26上端,万向脚轮32固定在底座26底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器11、起吊装置卷扬机构驱动电机8、回转机构驱动电机9、右侧履带驱动电机10、左侧履带驱动电机12、绞盘装置驱动电机19、液压泵驱动电机22、液压换向阀控制舵机23,各个部分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其中起吊装置卷扬机构驱动电机8安装在起吊装置1内部,右侧履带驱动电机10、左侧履带驱动电机12分别与两侧履带连接,液压泵驱动电机22通过联轴器与液压泵21相连。
所述的绞盘装置14由涡轮蜗杆传动机构17、钢丝绳压绳机构18、绞盘装置驱动电机19组成,其中绞盘装置驱动电机19与涡轮蜗杆传动机构17通过齿轮连接,涡轮蜗杆传动机构17与钢丝绳压绳机构18通过钢丝绳连接。
所述的微型液压系统13由驻铲装置液压油缸4、举落臂液压油缸15、伸缩臂液压油缸16、液压油箱20、液压泵21、液压换向阀控制舵机23、液压换向阀24、液压单向阀25组成,其中液压油缸4、液压油箱20、液压泵21、液压换向阀24、液压单向阀25之间通过液压油管相连接,举落臂液压油缸15、伸缩臂液压油缸16分别安装在起吊装置1内部,液压换向阀控制舵机23与液压换向阀24通过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9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