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钢箱组合梁用底箱的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783.X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宾;郑会玺;马朝波;石英杰;司魁;王珑;赵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路桥千山桥梁构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墨伟 |
地址: | 0551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组合 梁用底箱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梁结构的加工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规模化加工、结构稳定的装配式钢箱组合梁用底箱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桥的病害多发及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质疑,开始让工程界更多的关注较混凝土桥及钢结构桥梁更具有经济优势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如申请号为200920282539.5的专利公开的钢腹板混凝土组合箱梁,其包括钢制上翼板、钢管混凝土底板、左右波形钢腹板构成的箱体,在钢管混凝土底板中含有预应力筋。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上翼板、钢管混凝土底板、左右波形钢腹板等均在工厂中预制、拼装,有利于实现桥梁构件的预制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确保施工质量,且钢箱叠合组合梁以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组合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桥梁的自重,不超过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自重的40%,这比传统的波形钢腹板桥梁减小20%~30%,降低了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及规模,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抗震性能。但是由于钢管混凝土底箱为钢制底箱内灌注混凝土,其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下、箱体腹腔内的混凝土与钢板之间存在相对滑移,从而对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隐患。
申请号为20112005343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箱叠合梁钢箱底板连接件,其在底箱腹腔内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直接放置在底箱中连接上下金属板,所述连接件可以采用桁架式结构或网式桁架式结构。但是底箱的跨径较大(一般为30m)、高度约为15cm、宽度约为1~2m,如何将连接件安装入底箱的狭长的腹腔内、如何能够将连接件稳定牢固地与底箱的上下钢板进行连接、以及如何能够防止底箱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反拱现象等,是实际生产工艺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在工厂生产中如何实现规模化、流水线式的生产也是现有技术中亟待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装配式钢箱组合梁用底箱的加工系统,将底箱采用分体式加工、并用控制单元控制完成流水线式的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底箱的质量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钢箱组合梁用底箱的加工系统,所述底箱的结构中包括钢箱体、和设置在钢箱体内的连接件,所述加工系统包括钢料裁剪机构、钢料传输机构及包括CPU在内的控制电路,钢料裁剪机构之后在钢料传输的方向上借助钢料传输机构依次衔接分料工位、底板成型机构、和钢箱体组焊工位,在分料工位处设有具有升降自由度的横向传输机构、并在横向传输机构的末端设有顶板开孔工位。
上述加工系统中将底箱分解为底板、顶板和连接件并用底板成型机构和顶板开孔工位分别进行钢料的加工,最后将成型的底板和开孔的顶板组焊在一起,不仅实现了各部件的定位连接,而且组焊后的底箱耐冲击能力增强。该系统采用包括CPU在内的控制电路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加工制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厂预制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底箱施工复杂、工期长、自重大的缺点,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加工、缩短工期并保障质量;(2)采用控制电路进行分体加工、组合焊接定位,连接件与底板和顶板的定位连接,使底箱的内部应力有效作用于整个箱体、提高了底箱结构的稳定性,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动成本、且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装配式钢箱组合梁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系统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代表钢料裁剪机构,2代表钢料传输机构,3代表钢料预处理机构,4代表分料工位,5代表底板成型机构,6代表钢箱体组焊工位,7代表自动埋弧焊机,8代表顶板开孔工位,9代表等离子割孔机,11、顶板,12、桁架式连接件,12-1、上钢筋,12-2、波形腹钢筋,12-3、下钢筋,13、底板,14、钢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箱的加工系统布局结构示意图。所述底箱的结构中包括钢箱体14、和设置在钢箱体14内的连接件12。该加工系统将底箱分为底板13、顶板11和连接件12分别进行加工,最后组焊在一起。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系统包括钢料裁剪机构1、钢料传输机构2及包括CPU在内的控制电路,钢料裁剪机构1之后在钢料传输的方向上借助钢料传输机构2依次衔接分料工位4、底板成型机构5、和钢箱体组焊工位6,在分料工位4处设有具有升降自由度的横向传输机构、并在横向传输机构的末端设有顶板开孔工位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路桥千山桥梁构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路桥千山桥梁构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玉米种子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矿堆场植被修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