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14504.6 | 申请日: | 2013-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邹丹丹;司艳丽;印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发动机 消音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扇发动机的消音降噪的消音板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
背景技术
噪声疲劳对发动机产生的问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些噪声的大部分在容纳发动机的发动机舱的进气区域内产生。这是由于此区域容纳发动机风扇,发动机风扇吸入并剪切空气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噪音,因此在现代大涵道比发动机进气区域,迫切需要采用消音板降噪设计来提高疲劳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噪声,特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包括三层结构,具体为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背板层3;
其中:蜂窝夹层2固定安装于微孔面板层1和背板层3之间。
所述的微孔面板层1的微孔直径为1.5~2毫米。
所述的背板层3为不透气的非金属材料层结构。
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和背板层3形成多个隔室,从声学角度上讲,这种隔室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这种隔室构成的声音共振器,能够“捕获”噪音,并且因此减小朝向发动机舱的外面的噪音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原理结构简单,由发动机发出的噪音经由面板中的孔进入蜂窝状隔室,并且在构成声音共振器的这些隔室内振动,因此消耗声音能量,并且导致噪声水平的最终降低,进而提高航空发动机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包括三层结构,具体为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背板层3;
其中:蜂窝夹层2固定安装于微孔面板层1和背板层3之间。
所述的微孔面板层1的微孔直径为1.5毫米。
所述的背板层3为不透气的非金属材料层结构。
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和背板层3形成多个隔室,从声学角度上讲,这种隔室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这种隔室构成的声音共振器,能够“捕获”噪音,并且因此减小朝向发动机舱的外面的噪音释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包括三层结构,具体为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背板层3;
其中:蜂窝夹层2固定安装于微孔面板层1和背板层3之间。
所述的微孔面板层1的微孔直径为1.8毫米。
所述的背板层3为不透气的非金属材料层结构。
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和背板层3形成多个隔室,从声学角度上讲,这种隔室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这种隔室构成的声音共振器,能够“捕获”噪音,并且因此减小朝向发动机舱的外面的噪音释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消音板结构,包括三层结构,具体为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背板层3;
其中:蜂窝夹层2固定安装于微孔面板层1和背板层3之间。
所述的微孔面板层1的微孔直径为2毫米。
所述的背板层3为不透气的非金属材料层结构。
微孔面板层1、蜂窝夹层2和背板层3形成多个隔室,从声学角度上讲,这种隔室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这种隔室构成的声音共振器,能够“捕获”噪音,并且因此减小朝向发动机舱的外面的噪音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实验设备的无线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