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安全避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116.3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彪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安全 避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险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全避险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发生碰撞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购置车辆的数量也在快速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通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现有的汽车通常只是在车前和车后安装保险杠,以此来减少驾驶人员的伤亡,但收效甚微,驾驶人员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其仍然面临着出现事故时发生仪表台和方向盘后移且座椅不能移动而受到挤压的危险。
因此,如何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将驾驶人员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确保驾驶人员的安全,便成为汽车领域的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安全避险器,主要解决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无法有效地确保驾驶员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避险器,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的传动装置,与该传动装置连接的控制器,分别与该控制器连接的感应松紧装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以及分别与座椅底部和感应松紧装置连接的弹性元件。
具体地说,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一侧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座椅底部另一侧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用于与第二传动机构配合推动座椅移动的第一移动块,以及通过第一蜗轮蜗杆机构与该第一移动块连接、用于控制其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用于与第一移动块配合推动座椅移动的第二移动块,以及通过第二蜗轮蜗杆机构与该第二移动块连接、用于控制其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
具体地说,所述感应松紧装置包括均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铁和多点触碰开关,以及设置在电磁铁与弹力杆之间用于锁紧或松开弹力杆的锁紧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弹力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安全系数高,且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控制传动装置前移座椅,座椅前移的同时压缩弹力杆,然后利用感应松紧装置将其锁紧,即可使本实用新型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感应松紧装置感应到外力碰撞,便会瞬间松开弹力杆,弹力杆带动座椅同步后移,从而避免驾驶人员被挤压,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机械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并进行优化,进而有效地确保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伤亡的发生概率。
(3)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驱动电机的运转进行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座椅移动距离的精确度,使其更接近于理论上的安全距离;并且该两个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由于光电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其非常适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和控制元件之一。
(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流程简洁,实现效率高,并且整个控制过程和使用过程均为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调节,可靠性强;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并实现了创新,既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填补其空白,又很好地符合了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5)本实用新型由从事机械和电子技术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并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设计出来,其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高、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成本低廉,且易于制造生产,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控制开关,2-多点触碰开关,3-第一蜗轮蜗杆机构,4-第一驱动电机,5-控制器,6-第一传感器,7-第一移动块,8-第二传感器,9-弹力杆,10-锁紧机构,11-第二移动块,12-电磁铁,13-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蜗轮蜗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彪,未经王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吸尘器的自洁式床
- 下一篇:一种方便运输的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