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格栅自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3460.3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闫如忠;纪正江;闫夙;祝贺;林宇超;刘振通;王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材料 格栅 自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格栅自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和通用金属及非金属板材相比,玻璃钢格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玻璃钢格栅的制造方法有两种:拉挤成型和模塑成型。拉挤成型是用拉挤的玻璃钢管棒材料装配胶合而成。因此,拉挤成型的璃钢格栅承受单向承载,具有结构松散,成品抗冲击性能差、耐腐性能较低,不易清洁等缺点,在玻璃钢格栅市场上的份额已经逐年减少。模塑成型的方法是将玻璃纤维交错编织在模具中,然后浇注树脂,加热融合而成。其独特的成型方法,使得玻璃钢格栅的各向同性较好,因此产品性价比较高,目前市场份额较好。但是,国内模塑玻璃钢格栅的生产成型装备普遍落后,主要依靠手工成型工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格栅自动成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格栅自动成型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优质玻璃钢格栅的自动化化生产,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作业率和劳动生产率,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格栅自动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液压缸和支撑脚;所述液压缸和支撑脚上放置有栅格式铸塑模具;所述栅格式铸塑模具两侧设有用于完成上模和脱模的导向机构;所述栅格式铸塑模具上方设置有3D坐标运动式智能机器人本体机构;所述3D坐标运动式智能机器人本体机构包括机器人基座,所述机器人基座安装在第一导轨上,并能沿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第二导轨上,并能沿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过各自的驱动机构实现运动;所述机器人基座上安装有机器人执行机构。
所述3D坐标运动式智能机器人本体机构由机器人监测与控制执行子系统控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丝杠,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直线运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带动实现。
所述机器人执行机构包括纤维缠绕机构、灌胶机构和模压机构。
所述纤维缠绕机构包括绕丝嘴和张力器,所述绕丝嘴安装在机器人基座的侧面,玻璃纤维团上的玻璃纤维通过张力器绕在所述绕丝嘴上。
所述灌胶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滚筒,所述支撑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器人基座上,所述滚筒设置在支撑架上,并由电机控制做旋转运动;所述滚筒上设有多列能够控制闭合的孔。
所述模压机构为矩阵式振动模压执行机构。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能有效实现优质玻璃钢格栅的自动化化生产,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作业率和劳动生产率,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劳动强度上,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璃钢格栅产品部分平面图;
图2是玻璃钢格栅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3是新型复合材料格栅成型装备总结构主视图;
图4新型复合材料格栅成型装备总结构俯视图;
图5是玻璃纤维自动缠绕执行机构简图;
图6是玻璃纤维自动缠绕控制流程图;
图7是灌胶执行机构机构简图;
图8是机器人监测与控制执行子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3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