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流器DC/DC功率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8785.4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王文翠;王立超;史雪明;张效宇;何岩;操丰梅;张涛;刘树;刘志超;刘坤;杜金陵;刘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0 | 分类号: | H0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流器 dc 功率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流器,特别涉及采用IGBT模块整流的单级式、双极式储能变流器的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大功率储能变流器分为单级式、双极式,一般采用DC/DC、DC/AC两级变换,每一级的核心为变流器功率单元。随着客户对电力电子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储能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定制化趋势,造成研发、维护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维修性差。目前普遍的情形是:模块化程度不高,功率系列化困难,为满足不同功率等级的要求,必须对元件进行串、并联使用,往往导致在结构上需作很大程度的改动,导致安装维修不便,许多储能装置由于结构设计没有模块化,有时为了维修一个部件或元件需拆卸很多其它部件来实现,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给系统的可靠性及整体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而实现电力电子产品模块化、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工艺性,更好更快满足用户差别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安装,集成了各种单元模块、通用性强、对外接口少的DC/DC功率模块,以满足产品模块化、通用化、集成化等需求,具有可维护性高、功率扩展方便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DC/DC功率模块,包括壳体1、功率单元2、驱动单元3、检测单元4、散热单元5、保护单元6、母排7、穿墙端子8;
所述功率单元2、驱动单元3、检测单元4、散热单元5、保护单元6、母排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功率单元2包括滤波电感24、IGBT模块25、吸收电容26、滤波电容27;
所述驱动单元3为IGBT驱动板,其输入端通过光纤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单元的驱动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单元2的控制端;
所述检测单元4为两个温度继电器,安装在散热器29上;
所述散热单元)包括风机28、散热器29;所述保护单元6为电阻采样板;所述母排7和所述功率单元2连接,所述穿墙端子8固定在壳体1的前面板9的外侧中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各元件从上到下分三层结构,第一层安装母排7,第二层安装风机28、散热 器29、IGBT模块25、吸收电容26、滤波电容27、IGBT驱动板、电阻采样板6、温度继电器,第三层安装滤波电感24。
其中所述母排7包括输入侧母排DC+32、公共母排DC-31和输出侧母排DC+2(30)、层叠排33、转接铜排(34、35)、其中公共母排DC-31为输入侧、输出侧共用母排,公共母排DC-(31)、输入侧母排DC+(32)、输出侧母排DC+2(30)固定在滤波电容27上,公共母排DC-(31)、输入侧母排DC+(32)、输出侧母排DC+2(30)通过壳体1上固定的绝缘板39伸出到壳体外侧;
层叠排33包括外铜排36、SMC绝缘板37、内铜排38;外铜排36、SMC绝缘板37、内铜排38压接牢固后,固定在滤波电容27以及环氧绝缘柱40上;
转接铜排(34、35)分别一端连接外铜排36、内铜排38另一端连接IGBT模块和吸收电容26。
其中所述滤波电感24数量为3件,通过导线将其正极连接,再通过导线与输出侧母排DC+2(30)相连,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IGBT模块25的U、V、W端相连;
所述的温度继电器为2个,通过导线把2个继电器串联,再通过导线分别将继电器的另一侧与穿墙端子的端口7、端口8相连;
所述电阻采样板的UDC+端、UDC-端,分别通过导线与输入侧母排DC+(32)、公共母排DC-(31)相连;
所述风机28的L端、N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穿墙端子的端口1、端口2相连,风机的M端接地;
IGBT驱动板的输入端通过光纤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单元的驱动信号,其输出端连接IGBT模块25的控制端驱动门极。
本实用新型DC/DC功率模块通过采用整体安装式结构集成了各种单元模块。DC/DC功率模块通用更强、对外接口少,模块化程度高、可维护性高以及功率扩展方便等,通过不同的组合配置方式可以生成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8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润滑系统触摸按键监控器
- 下一篇:永磁电机定转子装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