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5787.8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李兆廷;任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9/08;B65G49/06;B65G6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用端持器 | ||
1.一种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该端持器的结构中包括与取片机器人活动轴末端连接的法兰盘(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法兰盘(5)固定连接的型材基板(3)、以及借助连接件与所述型材基板(3)垂直搭接的3个以上型材叉指(1),在型材叉指(1)上设有与抽真空系统的气路连通的吸盘组件(6),设置在端部的第一型材叉指(1-1)上与吸盘组件(6)相间隔地还设有气缸吸盘组件(4),气缸吸盘组件(4)上的第二吸盘(4-2)借助气缸具有伸缩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异型连接件(2),所述异型连接件(2)的结构中包括第一连接板(2-5)、借助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5)垂直固定的定位板(2-2)、以及垂直固定在定位板(2-2)上表面的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5)和第二连接板(2-3)分别与型材基板(3)和型材叉指(1)的内侧面连接、形成型材基板(1)和型材叉指(3)的搭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连接板(2-5)与定位面板(2-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2-3)与定位面板(2-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板(2-1)和第二加强筋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基板(3)和型材叉指(1)采用带有肋筋的中空式结构的铝型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型材(3)由两根型材借助凵形连接板(3-4)和草帽型连接板(3-3)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6)的结构中包括吸盘(6-1)、与吸盘(6-1)连通的腔室(6-7)、与腔室(6-7)固定的导杆(6-2)、设置在导杆(6-2)外周的套筒(6-3)、以及装配在导杆(6-2)外并限定在套筒(6-3)内的弹簧,吸盘组件借助吸盘安装座(6-4)固定在型材叉指(1)的侧面;在型材叉指(1)的下表面借助传感器支座(6-5)还固定有接近传感器(6-6);所述导杆(6-2)在套筒(6-3)内具有滑动自由度、与接近传感器(6-6)形成非接触到位检测结构;所述接近传感器(6-6)的输出端接取片机器人总控机构的相应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吸盘组件(4)结构中包括与借助气缸座与第一型材叉指(1-1)连接的气缸(4-1)以及借助接头与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吸盘(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6)和气缸吸盘组件(4)的气路借助分气块分路,每个分路借助集成阀控制;取片机器人总控机构的相应输出端分别接集成阀和气缸的控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片机器人用端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5)与基板型材(3)的夹角为4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57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压系统高效重载作业机器人夹钳结构
- 下一篇:继电保护室巡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