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531.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贵;袁章平;张淑坤;杨志球;党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分离 装置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发动机内的部分废气将进入曲轴箱内,若不及时将废气排出曲轴箱,曲轴箱内的压力将越来越高,使得曲轴箱为克服废气压力的功率损耗越来越高。曲轴箱内的废气中混合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及机油。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曲轴箱内废气是直接排出到曲轴箱体外,这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并且无法实现机油的再利用,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因此提供一种对曲轴箱内的废气进行油气分离的装置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直接将曲轴箱内的废气排出到曲轴箱体外,所导致的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并且无法实现机油的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设置于曲轴箱体上壁的腔体;
设置于所述腔体一侧,与曲轴箱体上部区域构成废气传输通道的挡板,废气通过所述废气传输通道进入所述腔体;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对废气内的机油进行冷却的钢丝网;
所述腔体的下方设置有将冷却凝结成油滴的机油输送回油底壳的回油管;
所述腔体的上方设置有排出废气的排气管。
其中,所述曲轴箱体包括上曲轴箱体和下曲轴箱体;
所述腔体设置于所述上曲轴箱体的上壁;
所述挡板与所述上曲轴箱体构成废气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腔体包括:
底板;
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焊接合件;
设置于所述焊接合件上方的曲轴箱体上壁。
其中,所述回油管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钢丝网设置于所述焊接合件上;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上壁。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连接管。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底板下的管接头;
设置于所述管接头和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第一管箍;
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回油管之间的第二管箍。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之间的用于减震的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
其中,所述发动机还包括:
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相接的,对所述油气分离装置排出的废气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
其中,所述发动机还包括:
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相接的,控制所述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气体的流通的节气门阀体;
与所述节气门阀体相接的,使用所述过滤后的气体助燃的燃烧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装置,在曲轴箱体上壁设置腔体,在腔体一侧设置与曲轴箱体上部区域构成废气传输通道的挡板,废气通过所述废气传输通道进入所述腔体,在腔体内设置对废气内的机油进行冷却的钢丝网,在腔体的下方设置将冷却凝结成油滴的机油输送回油底壳的回油管,在腔体的上方设置排出废气的排气管,从而实现了曲轴箱体内废气的油气分离。相比现有技术直接将曲轴箱内的废气排出到曲轴箱体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装置排出曲轴箱外的气体是经过油气分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气污染,同时冷却的机油能够通过回油管输送回油底壳,实现了机油的再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小了曲轴箱排出气体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实现了机油的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箱体内部水循环通道
- 下一篇:可移动式救生舱用舱外环境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