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438.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郝永生;佘振成;谷玉山;赵兴伟;李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悬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SUV车辆在国内销量逐年递增,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不断推出新款SUV上市,与此同时SUV所搭载动力总成扭矩及排量也不断增大,因此对发动机悬置所能承受的重量和扭矩及其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针对发动机横置车型而言,其动力总成质心附近的右悬置支承了动力总成质量的60%~80%,起主要隔振作用,被称作主悬置。
发动机右悬置与发动机托臂一般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由于现有的右悬置总成在车辆行进方向缺少可靠的限位机构,在整车扭矩突变、紧急制动或低速碰撞过程中,动力总成惯性力很大,此时右悬置总成与发动机托臂紧固螺栓承载的剪切力也很大,易造成紧固螺栓断裂,致使动力总成向驾驶室侵入过度,给驾驶员带来伤害;另外现有右悬置上下分体通过独立卡簧卡接,因独立卡簧加工工艺繁琐,且模具寿命较短,不易于实现批量生产;同时由于现有的右悬置限位功能是通过托臂与右悬置本体上杯罩配合实现的,为避免托臂与右悬置本体上杯罩直接接触产生异响,需在托臂外端增加橡胶护套,这样不仅加大了右悬置与托臂组装的难度,影响生产节拍,而且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能有效避免紧固螺栓断裂风险的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它包括右悬置本体、托臂和连接臂,所述右悬置本体下端设有一组与汽车车架装配的连接臂,右悬置本体上端通过紧固螺栓与托臂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托臂后端设有一组与发动机安装座装配的螺栓孔,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托臂后端底面上设有限位凸台。
上述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所述限位凸台为梯形块结构,它与发动机安装座匹配。
上述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所述右悬置本体包括主簧内心、本体上杯罩 、阻尼减震组件和本体下支架,所述主簧内心中间部位为圆盘结构,圆盘两侧为不同直径的圆柱体,圆盘及下侧圆柱体嵌装在阻尼减震组件中,圆盘上侧圆柱体外壁上对称设置与托臂配合的安装平面,主簧内心顶端设有与紧固螺栓匹配的螺纹孔。
上述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所述本体上杯罩为套筒结构,在其顶部设置主簧内心穿过孔,所述主簧内心穿过孔为长圆孔,在套筒底部设有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与本体下支架配装。
上述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所述本体下支架上端预留翻边,本体下支架与本体上杯罩通过翻边压装后形成空腔结构,所述阻尼减震组件位于本体下支架与本体上杯罩形成的空腔结构中。
上述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总成,在本体上杯罩外面设置防尘橡胶罩,所述防尘橡胶罩套装在主簧内心上端圆柱体外面,它覆盖在本体上杯罩主簧内心穿过孔上面。
本实用新型在托臂末端(右悬置与发动机安装座连接处)设置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与发动机安装座配合,当扭矩突变、紧急制动或发生低速碰撞时,在右悬置托臂与发动机安装座紧固螺栓发生塑性变形前,限位凸台与发动机安装座接触,避免了紧固螺栓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将限位凸台设计为梯形块结构,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起到定位及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右悬置上下分体之间卡接的独立卡簧,它先在本体下支架上预留适当长度的翻边,本体上杯罩与本体下支架装配后,再将预留翻边下压,以此实现本体上杯罩与本体下支架的卡接装配;本实用新型对主簧内心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由主簧内心与本体上杯罩配合实现Z向(即车辆高度方向)限位,通过托臂与本体上杯罩配合实现-Z向限位,该主簧内心结构使得托臂与本体上杯罩分离,便于右悬置与托臂组装;本实用新型在上杯罩外表面设置了防尘橡胶罩,不仅避免了托臂与本体上杯罩直接接触产生异响、改善了整车NVH性能,而且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因异物进入悬置本体内部而降低悬置隔振性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的特点,它既满足了对汽车发动机振动能量的衰减吸收要求,又有效避免了紧固螺栓断裂的风险,改善了车辆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半剖);
图3是托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托臂主视图;
图5是防尘橡胶罩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右悬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右悬置本体的主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捆扎固定接线端的线圈
- 下一篇:新型注油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