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总成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712.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总成 隔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总成隔振器。
背景技术
对于装置车来说,其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动力总成的减振性能好坏非常的重要。现有的减振结构都是采用橡胶块,但结构各有不同,因此,最终的减振效果也不同。如在申请号为201220310700.7授权公告日为2013.2.2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发电机组减震垫,具体包括底座、凸台、橡胶块、钢板、螺纹孔和螺栓,底座上两侧设有凸台,凸台一侧设有橡胶块,橡胶块上下两侧设有钢板,橡胶块上设有螺纹孔,底座与橡胶块通过螺栓连接。该减震垫虽然起到了减震效果,但为了更好的保护柴油机发电机组和减小噪音,减震性能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减振效果,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更好的保护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支座和减小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隔振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动力总成隔振器,包括托筒,托筒内设有橡胶块,橡胶块的上端伸出托筒的上端,在橡胶块上穿过有螺杆,螺杆由设置在螺杆下端的下压块和设置了螺杆上端的上压块夹持固定,在上压块和橡胶块之间设有压板。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托筒包括筒体及承载凸缘,承载凸缘自筒体的上边缘向外侧弯折延伸,承载凸缘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橡胶块包括下承载部和上承载部,下承载部设置在筒体内,上承载部的边缘自下承载部的上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橡胶凸缘,橡胶凸缘由承载凸缘承载,上承载部的上表面为球面形,在橡胶块上设有通孔。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上压块包括上伸入部及上压制部,上伸入部和上压制部形成台阶,上伸入部的下端插入到通孔内,压板套在上插入部上且位于上压制部和上承载部之间。
作为改进,在螺杆和橡胶块之间套有套筒。
作为具体化,下压块包括下伸入部及下连接部,下伸入部伸入到套筒内,下连接部被套筒抵挡。
作为改进,下承载部的下端伸出托筒下端部,且下承载部的伸出端呈锥台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托筒,且橡胶块由下承载部和上承载部组成,下承载部设置在托筒内,上承载部由托筒承载,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安装到上压块和上盖板之间后,当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受到振动后,上承载部和下承载部都会变形,但因上承载部的顶面为球面形,且上承载部的橡胶凸缘由承载凸缘承载,这样,上承载部的中部先受到力并将力传递到下承载部,由上下承载部的同时变形来缓冲振动,当橡胶块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上承载部的变形量大于下承载部的变形量,因此,整个隔振器起到了线性的缓冲作用,减振的效果好,还可以防止共振,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更好的保护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支座和减小噪音。由于下承载部的伸出端呈锥台型,这样下承载部的中部抗变形能力好,减振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隔振器包括托筒1、橡胶块2、套筒3、螺杆4、上压块5、下压块6、压板7、上盖板8、螺母9。
托筒1包括筒体11及承载凸缘12,承载凸缘12自筒体11的上边缘向外侧弯折延伸,在承载凸缘12上设有安装孔121,用于将托筒1固定到车架上。
橡胶块2包括下承载部21和上承载部22,下承载部21设置在筒体11内,上承载部22的边缘自下承载部的上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橡胶凸缘221,橡胶凸缘221由承载凸缘12承载,上承载部22的上表面为球面形,在橡胶块上设有通孔23。下承载部21的下端伸出托筒下端部,且下承载部的伸出端呈锥台型。
套筒2设置在通孔23内,且套筒2的上端伸出托筒1的上端,套筒2的上端与橡胶块上端等高,套筒2的下端伸出托筒1的下端,套筒2的下端与橡胶块下端等高。
所述的螺杆4穿过通孔套筒3。所述的上压块5安装在螺杆4的中部,上压块5包括上伸入部52及上压制部51,上伸入部52和上压制部51形成台阶,上伸入部52的下端插入到套筒3内,在上插入部52上位于上压制部51和上承载部22之间套有所述的压板7,在螺杆4的上端通过螺母9安装有上盖板8,上盖板8和上压制部之间有空间,用于安装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
下压块6包括下伸入部61及下连接部62,下伸入部61伸入到套筒内,下连接部62被套筒抵挡,螺杆穿过下压块6。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了托筒1,且橡胶块2由下承载部21和上承载部22组成,下承载部21设置在托筒1内,上承载部22由承载凸缘221承载,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安装到上压块5和上盖板8之间,当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受到振动后,上压块5先压制到压板7上,压板7作用到橡胶块2上。但因上承载部22的顶面为球面形,且上承载部22的橡胶凸缘221由承载凸缘承载,这样,上承载部22的中部先受到力并将力传递到下承载部21,由上、下承载部的同时变形来缓冲振动,当橡胶块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上承载部22将承载更大的力,而由于上承载部22的结构,使得整个隔振器起到了线性的缓冲作用,减振的效果好,还可以防止共振,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更好的保护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支座和减小噪音。由于下承载部的伸出端呈锥台型,这样下承载部的中部抗变形能力好,减振效果好。另外,矿用自卸车在路面坑挖行驶时,矿用自卸车会上下颠簸,利用本发明的隔振器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隔振器可将动力总成牢牢固定在车架上,起到保护动力总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