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421.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萧振林;黎嘉球;陈晓辉;王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F04D29/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低浴 机主 结构 | ||
1.一种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液管道(2)、回流液蓄液腔(4)、出液入口(3)、出液管道(6)和隔离板(5);所述的主泵结构的回液管道(2)和出液入口(3)分别与染纱机的三级叶轮的液体入口和出口相对接,出液管道(6)与出液入口(3)连通,出液管道(6)与染纱机的纱架染液流道连通;回流液蓄液腔(4)一端与染色机的染液收集盘连通,另一端与回液管道(2)连通,回液管道(2)再与三级叶轮泵连通;回液管道(2)与出液管道(6)相交且通过隔离板(5)分隔开;隔离板由弧板(51)和内筋板(52)连接构成;弧板通过套接在出液管道(6)的外壁上,而内筋板套接在回液管道(2)的外壁上;隔离板中间留有缺口(53),所述回液管道(2)穿过该缺口,并且由于缺口横截面比回液管道大,使得隔离板中间的缺口与回液管道外侧面构成的通道作为出液管道(6)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液套管(7),回流液蓄液腔(4)一端通过集液套管(7)与染色机的染液收集盘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流液蓄液腔(4)用于收集从纱架流回的染液,其由泵体外套管(8)、回液管道(2)、蓄液腔调节板(9)和隔离板(5)所围成的结构组成,蓄液腔的容积大于叶轮的安全工作余量;蓄液腔调节板(9)与泵体外套管(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蓄液腔调节板(9)调节回流液蓄液腔(4)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51)是一个半椭圆环板,该弧板的安装倾斜角度为A,出液管道(6)外径为R1,集液套管(7)内径为R2,则上述弧板(51)的内椭圆孔的短半轴为R1,长半轴为R1/cosA;外椭圆的短半轴为R2,长半轴为R2/cosA;所述弧板(51)按照上述倾斜角度A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安装在出液管道和集液套管中间;所述内筋板(52)是一个平面板,安装在出液管道(6)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上,并与弧板的直线边焊接固定;内筋板(52)的内孔下端是半圆弧并且孔的两侧边与半圆弧相切,其半圆弧的半径与回液管道(2)的外径R3一致;内筋板的外轮廓下端为圆弧,其半径与泵体外套管(8)的内径R4一致,其直线边的尺寸与弧板尺寸的短半轴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液套管(7)、泵体外套管(8)、蓄液腔调节板(9)所包围的体积为V1,并通过隔离板(5)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回液通道,另一部分为出液通道;三级叶轮流道中的体积为V2,染纱机所能容纳的最大纱线重量为M,纱线吸水率为n,则染纱机的浴比为D=M:(V1+V2+M*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浴比染纱机主泵结构,其特征在于:隔离板由所述弧板(51)和内筋板(52)焊接形成;弧板通过焊接套在出液管道(6)的外壁上,内筋板通过焊接套在回液管道(2)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4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