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并联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876.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楼佳烽;林程峰;王炜;盛海华;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组 并联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连接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连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与其续驶里程密切相关。为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满足车辆运营条件,一般采用将锂电池单回路串联方式改为多回路并联方式,以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但是,电池组并联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池单体内阻发生变化,而电池单体本身也存在差异,所以电池单体内阻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内阻值出现较大差值,电动势随即出现差异。因此,导致在电池组之间的电动势相差更大,电池组数越多差异性越大。电动势高的电池组会对电动势低的电池组放电,于是在并联的电池组间形成环流。同样,由于内阻﹑电动势的不同,当进行充电或放电时,单体电池组电动势变化速度不同,使组间环流一直存在,从而致使电池发热严重,加速电池老化。
公开日为2012年08月01日、公开号为CN10262366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串并联动力电池结构,它包括上连接支撑板,下连接支撑板,至少一层中间支撑板,上连接支撑板与中间支撑板之间设有由单体电芯组成的第一电池组,中间支撑板与下连接支撑板之间设有由单体电芯组成的第二电池组,上连接支撑板上设有正极板,正极板与第一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的正极插接式并联;下连接支撑板上设负极板,负极板与第二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的负极插接式并联;第二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与第一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之间插接式串联。该技术方案连接结构可靠性好,稳定性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若干电池采用在连接板上插接方式并联,由于电池内阻、电动势差异造成的环流无法控制,会导致电池发热,加速了电池老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并联控制盒,通过实时检测各并联支路间压差,并结合整车工况将低电势电池组从并联支路中摘除,以遏制电池组间的严重环流。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并联控制盒,用于对具有多个电池组的电动汽车进行电池组并联控制,包括一电池管理单元、与电池组数量相同的电流传感器、与电池组数量相同的电压传感器及与电池组数量相同的接触器,在每个电池组的正极耳安装一个电流传感器和一个电压传感器并把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每个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串接一个接触器的常开接点后使电池组间相互并联连接,每个接触器的输入回路通过中间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连接到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整车控制器。
本技术方案,在各电池组支路正极回路中,引入接触器控制其通断。电池管理单元(BMU)通过实时检测各电池组间的压差、各支路电流,并进行分析比较,将结果发送到整车控制器(VCU单元),VCU依据整车工况在尽可能增大续驶里程的基础上控制各支路接触器的动作,在电池组出现低压并且压差超出规定范围时将该电池组摘除,从而降低环流现象对电池造成的伤害。在后续的电池维护中再对该回路的电池进行有效的均衡保养。
作为优选,接触器的吸引线圈通过中间继电器的常开接点连接到所设置的接触器电源,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一端通过输出继电器的常开接点连接到所设置的中间继电器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管理单元,输出继电器的控制线圈连接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驱动输出继电器动作进而驱动中间继电器动作,中间继电器带动接触器动作,来完成电池组大电流接通或切断操作,由于电池组是几百伏的高电压输出,不能直接作为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电源,因此,设置用于接触器驱动的接触器电源和用于继电器驱动的继电器电源。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一端连接电池管理单元,以增强对电池组的进一步保护。
作为优选,电池管理单元还连接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模块连接一个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每个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组都是由电池模块根据车辆所需的电压和容量串联而成的,而电池模块又是由若干个单体电池构成,单体电池管理控制模块(LECU)对单体电池进行电压、温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对各电池模块和电池系统进行电量估算,并实现对整车电池组的二次保护。
作为优选,每个单体电池管理控制器采用CAN总线与电池管理单元连接。以简化连接结构,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尽可能增大续驶里程的基础上,降低了电池组间环流对电池造成的伤害,实现了电池组的灵活控制,增加了电池使用寿命,并有利于电池系统便捷化控制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阻尼联轴节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开口弹性卡环的球面滚子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