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773.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帕瓦尼·亚历山大;黄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B60R19/24;B62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车身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的车身一般都是承载式车身采用钢板冲压而成,因其需要开发的模具,复杂的生产线且车身重量较重,汽车的油耗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是汽车行业的一次创新革命。电动汽车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在保证安全实用的前提下重量轻,还有留出空间放置电池组,这使得传统汽车的承载式车身已经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强度、自身轻的电动汽车车身框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底板总成、上空间框架、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总成包括底板、前隔板及后隔板,所述前隔板及后隔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形成U形槽结构;
所述上空间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右边框及左边框,所述右边框和左边框由型材通过三个弯折幅度弯折而成,在所述右边框和左边框之间从前而后依次设有前隔板横梁、边框前横梁、边框中横梁及边框后横梁,在所述右边框及左边框上分别设有右立柱及左立柱,所述左、右立柱的下端设有后隔板横梁;
所述防撞系统,包括U型弯折保险杠及梯形保险杠支架,所述U型弯折保险杠包括防撞梁横向管,所述梯形保险杠支架的前端通过防撞梁固定块与所述防撞梁横向管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底板相插接。
所述上空间框架插装于所述底板总成上部,所述上空间框架的前隔板横梁通过底板连接件与所述底板的前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后隔板横梁与所述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撞系统的U型弯折保险杠的两个自由端与所述上空间框架的前隔板横梁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框架式插接结构,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整车的重量,其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右边框及左边框的后端与所述右立柱及左立柱之间分别设有立柱拉杆,在所述立柱拉杆的下方还设有U形圈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车架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中间梁及插接在所述底板中间梁两侧的底板左边梁和底板右边梁,所述前隔板的前端设有凸起形成溃缩蓄能空腔,所述前隔板、后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前插接管和后插接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制作,批量生产,采用溃缩蓄能空腔结构,能有效减轻冲击力。
进一步,所述底板总成、上空间框架及防撞系统均由铝合金型材构成。
进一步,所述底板总成由铝合金扣板组合而成,所述前隔板及后隔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右边框及左边框为带有功能型槽的铝合金型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铝合金型材本身的特点,提高车架强度,减轻重量。利用隔板上的安装孔,极大限度的节省了电动车内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型材为6N01材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6N01型铝合金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强度,优良的成型性能,良好的焊接性能,易于加工,容易涂层,抗腐蚀、氧化性好。
进一步,所述U型弯折保险杠两侧还分别设有左前挂安装支架及右前挂安装支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安装其它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空间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总成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A部放大图(插接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B部的方大图(型材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存储器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三维图像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