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150.9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陈一健;张伦平;黎茜;古安林;阳运霞;曾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40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水泥 养护 | ||
1.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包括箱体(18)、釜体(14)和控制面板(19),所述控制面板(19)设置在箱体(18)上,所述箱体(18)设有釜体安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恒压压力控制系统,恒压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回压控制器(15)、回压储能器(7)和连接管道Ⅰ(111),所述回压控制器(15)通过连接管道Ⅰ(111)与釜体(14)连通,所述连接管道Ⅰ(111)上连通有连接管道Ⅱ(112),所述连接管道Ⅱ(112)的一端与连接管道Ⅰ(111)连通,另一端与回压储能器(7)连通;所述连接管道Ⅰ(111)上设有控压阀门(4),连接管道Ⅱ(112)上设有回压升压阀门(5),所述连接管道Ⅱ(112)上还连通有连接管道Ⅲ(113),连接管道Ⅲ(113)上设有回压降压阀门(6),所述控压阀门(4)、回压升压阀门(5)和回压降压阀门(6)均安装在控制面板(1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Ⅱ(112)上还连通有连接管道Ⅳ(114),回压控制器(15)通过连接管道Ⅳ(114)与连接管道Ⅱ(112)连通,回压升压阀门(5)设置在连接管道Ⅰ(111)与连接管道Ⅳ(114)之间的连接管道Ⅱ(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恒压压力控制系统还包括液压泵(13)和连接管道Ⅴ(115),所述连接管道Ⅴ(115)的一端与连接管道Ⅰ(111)连通,另一端与液压泵(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Ⅴ(115)与连接管道Ⅱ(112)之间的连接管道Ⅰ(111上设有釜体压力传感器(1),回压储能器(7)与连接管道Ⅲ(113)之间的连接管道Ⅱ(112)上设有回压压力传感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压控制器(15)包括密封缸体(201),所述密封缸体(201)内固定有柔性密封套(205)、实体阀芯(204)、设有液体输入通道的回压接头Ⅰ(202)和设有液体输出通道的回压接头Ⅱ(203),所述回压接头Ⅰ(202)和回压接头Ⅱ(203)上均开有沉孔,所述实体阀芯(204)通过回压接头Ⅰ(202)的沉孔和回压接头Ⅱ(203)的沉孔夹持,所述实体阀芯(204)上设有位于回压接头Ⅰ(202)与回压接头Ⅱ(203)之间的阀芯凸环(206);所述柔性密封套(205)套装在回压接头Ⅰ(202)、阀芯凸环(206)和回压接头Ⅱ(203)上,所述套装在阀芯凸环(206)上的柔性密封套(205)与密封缸体(20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回压接头Ⅰ(202)、实体阀芯(204)、阀芯凸环(206)、回压接头Ⅱ(203)和柔性密封套(205)之间形成流体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压接头I(202)和回压接头II(203)的夹持端的端面上分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实体阀芯(204)和阀芯凸环(206)的表面贴合,凹槽、实体阀芯(204)、阀芯凸环(206)和柔性密封套(205)之间的缝隙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mm-0.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油井水泥养护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压接头Ⅰ(202)和回压接头Ⅱ(203)上均设有密封凸环(207),所述密封凸环(207)分别将回压接头Ⅰ(202)和回压接头Ⅱ(203)分隔为密封段Ⅰ(208)和密封段Ⅱ(209),所述沉孔分别开设在回压接头Ⅰ(202)的密封段Ⅰ(208)和回压接头Ⅱ(203)的密封段Ⅰ(208)上,所述两个密封凸环(207)之间的间隙形成环形控压腔,所述密封缸体(201)设有用于控压的控压孔;所述回压接头Ⅰ(202)的密封段Ⅰ(208)和回压接头Ⅱ(203)的密封段Ⅰ(208)上均设有阻流凸环(216),所述阻流凸环(216)的高度低于密封凸环(207)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1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隧道原型管片碳化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弹簧夹级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