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毡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3657.X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籍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毡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芯材采用的原料是玻璃纤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毡是指对玻璃纤维进行脱水成型处理后得到的,接着下一步对湿毡进行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中,是将湿毡通过金属网带输送至烘箱内进行烘干,用该种结构的烘箱对芯材进行烘干存在一定缺点:第一烘箱的热传递效果差,使得芯材表面已烘干,但是其内芯还处于潮湿状态,造成芯材烘干不均匀,而烘干后的芯材表面收缩过快,会出现褶皱、不平整的现象,大大影响了制成品芯材的烘干质量;第二,烘箱的能源是天然气,而烘箱排放的大量热量是直接排放在空气中,造成能量浪费,不仅不节能,而且也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烘干效果好,而且节能环保的湿毡烘干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毡烘干装置,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烘箱、第二烘箱、多根网带托辊和网带,多根网带托辊分别安装在两个烘箱内,网带通过多根网带托辊依次从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中穿过,其创新点在于:
a、所述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内分别设有由多个上保温板和与其相对应的多个下保温板分隔形成若干个烘干区,网带位于多个上保温板和下保温板之间,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上装连有与每个烘干区相对应的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的另一端为进风端,所述进风端从每个烘干区的下部伸入烘箱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从每个烘干区的上部进入烘箱内,且正对网带,循环风管内装有燃烧器,循环风管在其进风端与燃烧器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进风孔,每个烘干区的下部还设有出风孔,每个烘干区内均装有温度传感器;
b、还包括装连在第二烘箱上的风机和与第一烘箱相连通的预热箱,预热箱内装有多跟网带托辊和网带,网带通过多跟网带托辊依次穿过预热箱、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所述预热箱的上部设有进气孔,底部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二烘箱的每一个烘干区下部设有的出风孔均经连通管与装连在第二烘箱上的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风机的出风口与输送管的一端相连,输送管的另一端从所述预热箱上部设有的进气孔进入预热箱内所述网带的上方;
c、所述第一烘箱的底部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烘箱的每个烘干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烘箱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输送管相连通的伸入到每个烘干区内的热风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烘箱内设有三个烘干区,从第一烘箱的进口端到出口端每个烘干区的烘干温度依次为180°~ 190°、190°~ 200°和200°~ 210°,所述第二烘箱设有三个烘干区,从第二烘箱的进口端到出口端每个烘干区的烘干温度依次为210°~ 220°、220°~ 230°和130°~24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内还设有均风板,均风板装在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网带之间,均风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风板的四周均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向内的翻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风板与网带的距离H为80~15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风板与网带的距离H为1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风板的通风孔为圆孔,孔径为2~5mm,且横向或纵向排列的通风孔中其中一个通风孔与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排列的通风孔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通风孔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孔距为4~1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风板的通风孔的孔径为3mm,相邻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的孔距为6mm。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湿毡烘干装置后,湿毡在脱水成型后,预先进入预热箱进行预热,再依次进入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进行烘干;由于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内有多个烘干区,而多个烘干区的烘干温度是逐渐递增的,因此,湿毡表面就不会收缩过快,也不会出现褶皱的现象,使得湿毡表面和内芯均能烘干均匀,烘干效果好;同时由于预热箱的能源是第二烘箱排放的热量循环再利用,且烘干箱中的每一个烘干区均设有包括循环风机、循环风管、温度传感器及循环风管内装有的燃烧器组成的热风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能源,因此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均风板结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3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除湿干燥机的料盘承重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