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客车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857.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B60H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车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中型电动客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大中型客车的电池容量有限,对空调的效率、重量比较敏感。现有电动大中型客车空调冷凝器多采用铜管铝翅片式换热器,因为铜的比重大且铜管铝翅片式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不高造成冷凝器重量重、尺寸大、制冷剂充注量多。且因为铜在我国属稀缺资源,价格很高,空调成本因此大大提高,不利于市场推广。现有的电动大中型客车空调多采用三相交流风机,风机重量大效率低,同时现有技术中,电动客车空调的冷凝器设置在冷凝风机侧面,冷凝风流通的死区面积大,冷凝效率较低,而且冷却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体积重量较小、生产成本低的电动客车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客车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凝器的入口管路与压缩机相连,冷凝器的出口管路与蒸发器的入口管路相连,蒸发器的出口管路与压缩机相连,沿蒸发器周边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送风风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由两块矩形冷却盘管和冷凝风机构成,所述两块冷却盘管对称布置在支撑板上,两冷却盘管的外侧边缘高于内侧边缘即两冷却盘管的板面呈现自下而上的收拢状,所述冷凝风机水平布置在冷却盘管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冷凝器的布置方式使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客车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20,冷凝器20的入口管道与压缩机50相连,冷凝器20的出口与蒸发器60的入口相连,蒸发器60的出口与压缩机相连,沿蒸发器60周边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送风风机70,其特征在于:冷凝器20由两块矩形冷却盘管20a、20b和冷凝风机30构成,所述两块冷却盘管20a、20b对称布置在支撑板10上,两冷却盘管20a、20b的外侧边缘高于内侧边缘即两冷却盘管20a、20b的板面呈现自下而上的收拢状,所述冷凝风机30水平布置在冷却盘管20的上方。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冷凝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冷凝风机30吹送的气流可以直接穿过冷却盘管20,这就使得冷凝风可以最大程度的带走冷却盘管20中散发的热量,从而使换热效率更高。
如图3所示,冷凝风机30安装在罩壳40上,罩壳40的边缘与支撑板10的边缘密封连接,罩壳40与支撑板10之间的空腔构成一个封闭气流通道。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气流流动的方向,当冷凝风机30工作时,气流通过冷却盘管20最后被释放到车体外部,整个过程中气流无处散溢,只能按照设定路径流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换热效率。
冷却盘管20为主管道内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管径较小的微通道结构,冷却盘管20由全铝材料制成。以往的冷凝器盘管大部分都是采用铜管铝翅式结构,首先这种结构由于使用了铜作为主体材料,因此重量较大不适合电动车使用,其次这种结构的尺寸往往比较大,换热效率比较低,而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冷却盘管(20)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冷凝风机30为无刷风机。无刷风机的重量更轻便,适合电动车使用,同时其噪音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如图2所示,每两个冷凝风机30为一组对应一块冷却盘管20,每一组中的两个冷凝风机30a、30b间隔布置在冷却盘管20a的上方。由于冷却盘管20长度方向尺寸较大,因此一个冷凝风机30无法满足换热需求,采用两个冷凝风机30为一组就可以让冷却盘管20没个部位都有均匀的气流通过,加快了散热速度。
电动客车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均由电控模块80来控制,当操作人员下达制冷指令以后,电控模块80自动控制各部分进行工作。首先,蒸发器60中的低压制冷剂蒸汽被吸入到压缩机50中,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经排气管进入冷却盘管20,在冷却盘管20中被冷凝为高温高压液体,液态制冷剂经干燥过滤器进入膨胀阀进行减压,变为低温低压液体,接着进入蒸发器60,此时送风风机70牵引车厢内的热空气流过蒸发器60,蒸发器60内的制冷剂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化,同时空气温度会降低,送风风机70再将冷空气送入车厢内。气化的制冷剂重新被吸入压缩机50形成制冷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卡诺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鼠型云打印机的外围框
- 下一篇:连续用纸搬运装置及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