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5657.7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怡君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换刀机构,特别是一种可以实现快速打刀、夹刀和换刀动作的自动换刀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中心一般具有一套换刀机构,这个换刀机构设置有一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安装在换刀机构主体上的凸轮轴和刀臂主轴动作,刀臂主轴的转动和轴向运动实现换刀动作。在换刀的过程中,刀臂首先对刀库内的刀具进行扣刀,然后由电控装置驱动刀库进行松刀动作,传统的换刀机构松刀的动作是由凸轮轴通过链轮链条带动信号链轮进行感应控制,缺点是中间的传动机构和部件较多,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累积误差,松刀动作的感应到位经常出现不及时的情况,造成扣刀与松刀动作无法同步进行,即在扣刀动作完成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能进行松刀动作,造成换刀时间长、加工效率低,动作不连贯等问题;同时,传统的换刀机构中电机的运行依靠加工中心的控制部分进行统一控制,功能相对单一,其转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在进行扣刀工序时震动和冲击均较大。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加工中心用自动换刀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利用电机同时驱动松夹刀凸轮与输出轴动作,且可单独对电机进行控制,以实现快速、流畅换刀动作的自动换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1,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箱体内横向的轴承支撑有转轴2,转轴2上设置有凸轮板3,转轴2的两端位于箱体外,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松夹刀凸轮4,另一端设置有感应轮5,沿感应轮5的轴向设置有两个感应区,与这两个感应区分别相配的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6和第二接近开关7,在凸轮板3的一侧设置有斜齿部,该斜齿部与设置在电机1输出端上的伞齿轮8啮合,凸轮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轮廓线为两个平滑过渡且直径不同的半圆组成,在凹槽9内嵌有滚轮10,滚轮10所在的支撑杆与摆臂11连接,摆臂11的一端铰接在箱体上,设置在摆臂11另一端的压轮12位于压环13内,压环13设置在输出轴14上,与凸轮板3通过键15连接有涡轮槽16,与涡轮槽16相配的设置有多个滚轮17,滚轮17铰接在旋转轴18,该旋转轴18与输出轴14上部的齿槽19相配,电机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器22控制。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自动换刀机构,其结构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自动换刀机构中用于传递运动的机构和部件较多,会产生较大的累计误差,从而导致扣刀与松刀动作无法同步进行,造成工作效率较低、动作不连贯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利用电机直接对控制松夹刀动作的松夹刀凸轮与控制打刀臂纵向运动并旋转的输出轴进行驱动,并且在系统中加入了接近开关来控制各部件的运动节拍,以保证各执行机构运动的同步性,防止出现停顿、等待等问题,让换刀过程更加流畅,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1,在机架上还设置有箱体,箱体内横向的通过轴承转动支撑有转轴2,在转轴2上设置有能够随其一同转动的凸轮板3,转轴2的两端均位于箱体外部,其一端设置有松夹刀凸轮4,另一端则设置有感应轮5,沿着感应轮5的轴向设置有两个感应区,与这两个感应区分别相配的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6和第二接近开关7,当感应轮5转动时,感应区分别与第一接近开关6和第二接近开关7共同作用,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
在凸轮板3的一侧设置有斜齿部,该斜齿部与设置在电机1输出端上的伞齿轮8相啮合,在凸轮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9,这个凹槽9的轮廓线为两个直径不同的半圆组成,并且这两个半圆之间为平滑过渡,其中半径较小的半圆为夹刀区20,半径较大的半圆为拉刀区21,在凹槽9内嵌有滚轮10,而滚轮10所在的支撑杆与摆臂11连接,这个摆臂11的一端铰接在箱体上,而另一端设置有一压轮12,这个压轮12位于压环13内,压环13设置在输出轴14上,与凸轮板3通过键15连接有一涡轮槽16,与这个涡轮槽16相配的设置有滚轮17,滚轮17的中心处开设有旋转轴18,而旋转轴18与输出轴14上部的齿槽19相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怡君,未经刘怡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5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万向浮动装配工作台
- 下一篇:铝管焊接残渣清理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