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罩气密性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762.9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沈;卓李传;尹程;赵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嘉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V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气密性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罩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件之一,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罩的上管嘴和下管嘴密封后进行气密性检测、孔封堵检测和嵌件漏装检测。目前对发动机罩的气密性检测、孔封堵检测和嵌件漏装检测分三个工序由三个检验员才能完成,而且只有发动机罩的气密性检测一项能用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该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气密检测仪和设在工作台上的检测板。另外两项只能由检验员人工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孔封堵检测和嵌件漏装检测须由检验员利用简易检具进行检测,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错检、漏检现象;2、检测完成,检验员须用油漆笔对合格品作标记,易造成发动机罩表面的污染;3、三项检测要由三个检验员分别完成,三个检验员每小时只能完成90件发动机罩的检测工作,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进行气密性检测、孔封堵检测和嵌件漏装检测的发动机罩气密性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发动机罩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有设在工作台上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连接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通过电磁阀与供气装置连接;所述检测板的一侧设有进口封堵装置;在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发动机罩下管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有孔封堵检测装置;在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嵌件检漏的接近开关。
上述发动机罩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进口封堵装置包括设在封堵气缸上的设有进气孔的进气堵塞,所述封堵气缸通过电磁阀与供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孔封堵检测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定位孔上的转换接头和设在所述检测板上的限位板,所述转换接头连接有柱塞油缸,邻近所述柱塞油缸的柱塞伸出端设有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板上设有装有打点笔的打点气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气密检测仪对发动机罩进行气密性检测;通过孔封堵检测装置对发动机罩内腔进行孔封堵检测;通过安装在检测板上的多个接近开关探测发动机罩上的金属嵌件,进行嵌件漏装检测。该检测设备能同时进行气密性检测,孔封堵检测和嵌件漏装检测,只需要一个检验员在一个检测工序就能完成这三项检测,不易出现错检、漏检现象,产品质量提高;
2、利用打点气缸对合格品作标记,避免发动机罩表面受污染;
3、一个检验员每小时完成180件发动机罩的检查工作,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发动机罩具有下端面的内腔罩盖和设在内腔罩盖外侧的上管嘴17,在内腔罩盖下端面设有下管嘴18,在发动机罩上分别装有四个金属嵌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嘉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嘉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管道吹扫系统中的靶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温度计温包防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