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1701.3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民;王宗义;杨君树;郑茂尧;赵江达;杜子荣;杨涛;李金来;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哈尔滨行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B23K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长管件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端部的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工程中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管子切割机主要有卡盘式和摩擦轮式两种类字形,针对长度在12m以下、直径在Φ1.5m以下的管子相贯线进行切割:(1)卡盘式管子切割机:适用范围:小直径(<670mm)、短管(<12000mm)。管子装卡、调平耗时,效率不高,切割余料长。受管子弯曲影响,受焊接管纵缝影响。适用于一般建筑钢结构。(2)摩擦轮式管子切割机:适用范围直径(<1500mm)、短管(<12000mm)。带自动传送的切割流水线效率高、余料少。受焊接管纵缝、管子周长变化、椭圆度等影响、被切管转动时易发生晃动,产生波浪式的坡口。
因此有待改进管件端部的切割设备。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轨道上的两台管端相贯线切割机、两台管件支撑定位车、两台移动接料车以及一台固定管件支撑座,可根据管件长度和管径调整相贯线切割机、管件支撑定位车、移动接料车在轨道上的位置以及支撑高度,从而完成对不同长度、不同管径管件的切割作业,且切割质量高,有效减少后续打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台固定管件支撑座4、相对设置在该台固定管件支撑座4两侧的两段轨道5以及相对设置在两段轨道5上且由位于固定管件支撑座4侧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的两个管件支撑定位车3、两个移动接料车2和两个管端相贯线切割机1。
该两个移动接料车、两个管件支撑定位车和两个管端相贯线切割机均可在轨道上移动调整位置,同时两个管件支撑定位车具有多方向移动调整功能,使整套设备能够完成对不同长度、不同管径管子的相贯线切割工作。
前述的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其中管端相贯线切割机1为市售设备,型号为GD-2000-6Z。
前述的大直径长管件的管端切割装置,其中移动接料车2设有一个框架式车体26,该车体26一端穿设轮轴,该轮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位于车体26该端两外侧的驱动轮24,车体26该端内侧设有驱动电机21和减速机23,该驱动电机21通过联轴器22与减速机23输入轴连接,减速机23输出轴通过齿轮214与连接两个驱动轮24的轮轴连动;移动接料车2车体26另一端穿设轮轴,该轮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位于车体该端两外侧的从动轮25,移动接料车2由两个驱动轮24驱动,通过车体26带动两个从动轮25联动,实现车体在轨道上的水平移动;车体26上设有支撑体28,该支撑体28是由第一连接梁283和第二连接梁283’连接两个分别由销轴282和销轴282’连接的十字形支撑281、281’构成的叉剪式支撑体,叉剪式支撑体第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滑轮286、286’,该滑轮286、286’支撑在料斗29底部,叉剪式支撑体28第三端的两侧通过销轴285、285’与料斗29底部连接固定,叉剪式支撑体28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有销轴284和销轴284’,该销轴284和销轴284’与车体26连接固定,且叉剪式支撑体28的第四端两侧分别设有滑轮287和滑轮287’,该滑轮287和滑轮287’支撑在车体26上;第一液压缸27和第二液压缸27’的缸体端分别固定在叉剪式支撑体28的第二连接梁283’上,两个液压缸的活塞端分别固定在叉剪式支撑体28的第一连接梁283上;料斗29是由一块底板、两侧弧形边板与一侧挡板焊接而成的上端一侧为开口的箱体,弧顶边板和侧挡板外侧分别焊接有加强筋板和角钢;该料斗29上端一侧设有工作台212,该工作台212一侧通过销轴连接踏板213,该踏板213为折叠式,底面设有支撑筋板;该工作台212另一侧上方设有栏杆211,且工作台212该侧下方设有梯子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哈尔滨行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哈尔滨行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1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开盖复合冲床集成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间接读取世界时间的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