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8939.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0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三华;徐鸿泉;廖腊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自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换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模具库的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小型压机,当前主要应用方式为单机人工作业,对于其模具交换,主要是要求可进行快速交换,从而发展出相应交换系统和辅助交换装置,如:夹紧器、升降轨道、移模臂等,交换过程需要由叉车或行车实施移动或搬运作业,由人工参与或辅助完成交换过程,相应的自动交换系统特别是包含模具库的自动化系统和交换模式的应用研究较少,产业化应用也较少。
现存的主要相关技术问题如下:
在结构方面,小型压机结构型式多样,有开式、闭式等不同类型,结构差异较大,对应的自动交换系统的结构和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布置方面,小型压机布局较为灵活,有横向、纵向、纵横混合等布局方式,为对应的自动交换系统和模式的设计和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应用方面,小型压机应用非常广泛,不同行业,不同的企业其模具规格、结构以及标准不同,甚至差异很大,无标准化,为自动交换系统的设计应用带来很大的障碍。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或障碍,小型压机或压机线的换模模式当前主要是快速和辅助交换为主,自动交换还未有成熟应用,但由于目前产业升级的需求、以及人工费用持续上升和人力资源的趋紧,很多企业开始在现有快速交换模式上寻求自动交换的模式或方法,同时引入机器人或机械手装置,构成柔性自动生产系统,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交换和生产效率,减少作业人员,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模块化,可依据差别化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搭配的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通过对相应模块的选择和搭建达到既可实现一台设备多套模具的任意交换,又可实现多台压机联线的依次交换功能;同时通过增加模块的结构和功能类型,实现压力机在结构、布局、应用上差别化的应用匹配能力,以达到提升交换效率,增强交换安全性,并减少交换作业人员,满足自动化生产,甚至更进一步构建冲压柔性生产系统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对小型压机所用模具进行自动交换的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包括用于交换移动和传送模具的换模台车,用于辅助完成所述模具在所述换模台车和小型压机之间传送的机内模块,用于存放模具的模库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和监视模具交换过程的电气系统;所述机内模块设置在所述小型压机上,所述换模台车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机内模块和所述模库模块之间,所述电气系统控制连接所述机内模块和所述换模台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内模块包括用于顶起所述模具的升降轨道、用于辅助模具在推拉交换过程中保持直行行走状态的第一导向轨道和用于对所述模具进行定位的定位销;所述升降轨道、第一导向轨道和定位销均设置在所述小型压机的模具安装位置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轨道为A型油压轨道或B型气动万向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模台车包括小车框架、用于驱动小车框架横向移动的台车横向移动系统、用于对所述模具进行推拉的交换推拉装置、用于承载和移动所述模具的第二导向轨道和第一移模轨道,所述交换推拉装置、第二导向轨道和第一移模轨道均设置在所述小车框架上,小车框架设置在所述台车横向移动系统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车横向移动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链条、驱动轮轴系、被动轮轴系和地面轨道;所述驱动轮轴系和被动轮轴系设置在所述小车框架的底面上,所述小车框架通过所述驱动轮轴系和被动轮轴系置于所述地面轨道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驱动链条设置在所述小车框架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通过所述驱动链条连接所述驱动轮轴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换推拉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用于牵引所述模具的模具挂钩和用于推拉所述模具挂钩的推拉链条,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通过所述推拉链条连接所述模具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挂钩包括安装块、挂钩插销、浮动接头、气缸和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推拉链条上,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安装块的顶面在邻近模具的边沿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挂钩插销通过浮动接头可上下伸缩地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浮动接头,所述气缸通过电磁阀连接到所述电气系统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库模块包括模库框架、用于承载和移动所述模具的第三导向轨道和第二移模轨道,所述第三导向轨道和第二移模轨道设置在所述模库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8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