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729.7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锋;李一鸣;蒋雪生;李欢;吴海波;陈春雪;杨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发动机 隔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它可有效降低车身内部由于发动机工作而引起的噪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是这样实现的: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包括发动机罩,发动机罩的顶部及底部敞口,在发动机罩的顶部设有发动机罩盖板,发动机罩与发动机罩盖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在发动机罩及发动机罩盖板的内侧设有隔音层;在发动机罩盖板上设有卡扣,在发动机罩上设有与卡扣位置对应的凸块。
在发动机罩的底部设有密封垫;在发动机罩盖板与发动机罩的结合位置处设有密封条。提高发动机罩盖板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密封效果,增强隔音作用
在隔音层的内侧设有盲孔。提高隔音层的吸引效果。
盲孔的孔径不大于20mm,两个盲孔之间的中心距不大于30mm,盲孔的深为10mm~35mm。在该尺寸范围内,能更好发挥隔音层的吸引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客车的发动机产生噪音对车内的影响,通过在万达中巴车做试验,驾驶员附近噪音下降2dB以上,发动机罩整体采用玻璃钢结构,在增加密封条和隔音泡沫材料的情况下,并没有增加发动机罩的质量,同时能有效的降低发动机产生噪音对车内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发动机前置式的客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可靠,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客车发动机隔音降噪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发动机罩2,发动机罩2的顶部及底部敞口,在发动机罩2的顶部设有发动机罩盖板1,发动机罩2与发动机罩盖板1之间通过合页8连接,在发动机罩2及发动机罩盖板1的内侧设有隔音层6;在发动机罩盖板1上设有卡扣9,在发动机罩2上设有与卡扣9位置对应的凸块4;在发动机罩2的底部设有密封垫3;在发动机罩盖板1与发动机罩2的结合位置处设有密封条5;在隔音层6的内侧设有盲孔7;盲孔7的孔径不大于20mm,两个盲孔7之间的中心距不大于30mm,盲孔7的深为10mm~35mm。
在安装时,将发动机罩2的围在客车发动机外,并使发动机罩2的底部固定在客车的地板10上,将发动机罩盖板1翻转盖住发动机罩2,并将卡扣9扣入凸块4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信号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的充电口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