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及发动机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226.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冲霄;郝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凸轮轴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以及包含该凸轮轴的发动机,以及包含该发动机的汽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在采用摇臂机构的汽油机中,一般是将为摇臂机构的液压支持件12供油的润滑油路与凸轮轴14轴承座处的润滑油路连接起来,即同一条油路a既能为液压支持件供油,又能为凸轮轴润滑油路供油,这样即可以简化润滑油路的设计,又能减少油路加工的难度。
而随着国家油耗法规的越来越严格,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开发出了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其可有效降低发动机油耗。通常大部分可变气门升程机构都由液压机构驱动,且,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油路是必须要跟凸轮轴润滑油路分开。所以如果现有的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需要增加一条油路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供油。
具体的,如图2所示,采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后,缸盖上需要增加一条油路,图中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22的d油路可以通过修改图1中的a油路获得,但是无法在缸盖上完整布置凸轮轴24润滑c油路,只能布置c油路极少的部分,如果需要增加完整的c油路,必须修改缸盖的铸造,生产成本会很高。
因此,如何设计油路使现有的发动机缸盖在不经过重大修改的情况下满足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需求,目前来说对业界是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凸轮轴,可以使得使用其的发动机,其缸盖结构不做重大修改就可以满足增加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时,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对油路的需要。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发动机的凸轮轴结构,在使用其的发动机添加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时,其缸盖结构需要做重大修改,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其包括轴体,其中轴体内设置有一条油道,且其表面开设有2个或以上数量的油孔;其中这些油孔通过轴体内的油道联通。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油道一端开口起始于一个油孔。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油道末端用堵塞封堵。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其使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凸轮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发动机。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发动机凸轮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进一步的,其可以使得采用其的发动机,在需要增加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时,不需要修改发动机缸盖的铸造,可以沿用现有的缸盖结构,只须修改缸盖和凸轮轴的机加工就可以满足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需求,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机油油路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生成机构所需的机油油路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发动机凸轮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发动机凸轮轴,其机油油路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液压支持件 12 现有凸轮轴 14 、24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22 凸轮轴 300 轴体 310 油道 320 堵塞 330 油孔 301、302、303、304、3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300,其包括轴体310。
其中轴体310内设置有一条油道320,且其表面开设有多个油孔301、302、303、304、305,这些油孔通过轴体内的该油道320联通。
进一步的,其中油道一端开口起始于一个油孔301,其末端用堵塞330(如图5所示)进行封堵。
如图5所示,使用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凸轮轴的发动机,其采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后,其需要的机油油道的后半部分,将由凸轮轴内的油道代替,而不需在设计专门的油道。如图中箭头所示,即机油会从凸轮轴轴体310上的301处的油孔进入凸轮轴内的油道中,并进而从油孔302、303、304、305处流出,润滑各个凸轮轴轴颈。
如此,不需要修改发动机缸盖的铸造,可以沿用现有的缸盖结构,只须修改缸盖和凸轮轴的机加工就可以满足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需求,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
上述实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