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4981.7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肖亮升;肖圣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亮升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发动机 输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尤其是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油发动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燃机。现有的汽油发动机,从燃油箱向气缸输送燃油,通常是采用输油管结合油泵与汽油滤清器等部件加以实现,在这个燃油输送过程之中,简单地采用现有的输油管进行传输,无法在这一步骤达到降低油耗的技术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低油耗、节能环保的汽油发动机节能输油装置。
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包括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中设有轴向隔片。
所述的管体中的轴向隔片的横截面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矩形或者二字形。
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包括管体,其特征是,所述管体中设有轴向隔片,所述管体设于输油管之中,并在输油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
所述的管体中的轴向隔片的横截面形状为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矩形或者二字形。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现有的输油管比较,在使用的过程中,汽油从油箱经过油泵与汽油滤清器后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输油装置,由于管体中设有轴向隔板,汽油通过管体以及轴板隔板使汽油多渠道通过,使汽油成雾状并且颗粒变细,进入汽缸燃烧更加完全彻底,从而增强了汽油燃烧效率,使汽油发动机动力加强,相应地也降低了油耗以及减少碳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示示意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示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剖示示意图。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A-A剖示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管体、2.轴向隔板、3.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可以从图中看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包括了管体1,在管体1之中设有轴向隔片2,使管体1中形成多通道的构造,或者是形成多渠道的构造。能够保证通过管体1的汽油迅速变为多渠道通过而进入发动机气缸。轴向隔片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矩形或者二字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而且,只要是使管体1之中形成多通道的构造就应该是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三角形、矩形或者二字形这些形状。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该节能输油装置连接于汽油发动机之中,其一端连接进油管接头部件,另一端连接汽油发动机进油嘴。汽油从油箱输出,经过油泵与汽油滤清器后,再经过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输油装置,在管体中设有轴向隔板,汽油通过管体以及轴板隔板使汽油多渠道通过,使汽油成雾状并且颗粒变细,进入汽缸燃烧更加完全彻底,从而增强了汽油燃烧效率,使汽油发动机动力加强,相应地也降低了油耗以及减少碳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独立技术方案,也是一种汽油发动机输油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中同样设有轴向隔片2,管体1设于输油管之中,并在输油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3。通过连接头连接于汽油发动机之中,这样的设计是便于一些原有的汽油发动机的设计,使其与汽油发动连接更为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经过了以下的试验。
在已经行驶了5年的小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加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输油装置,相同的100公里的里程,在加装与未加装节能输油装置的对比试验,加装节能输油装置的汽油发动机能够降低油耗5—10%。碳排放达到了国Ⅵ的水平。
在崭新的小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同样加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输油装置,相同的100公里的里程,在加装与未加装节能输油装置的对比试验,加装节能输油装置的汽油发动机能够降低油耗2—3%。碳排放达到了国Ⅵ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亮升,未经肖亮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4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