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蒸发工序新蒸汽冷凝水水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3070.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隆;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F28D7/10;F28D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蒸发 工序 蒸汽 冷凝 水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氧化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提高蒸发工序新蒸汽冷凝水水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生产的过程中,蒸发工序的新蒸汽冷凝水通常采用多级闪蒸罐闪蒸的方法将冷凝水变为蒸汽后继续利用其中的热能,并将冷凝水闪蒸汽与上一级蒸发器的二次汽混合后作为热源进入下一级蒸发器进行蒸发操作,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二次汽中携带的带碱冷凝液可能混入新蒸汽冷凝水中,从而造成新蒸汽冷凝水碱度超标,后续工序只能处理后再继续使用,同时原方法中新蒸汽冷凝水排出温度在72℃左右,排出水量也随闪蒸处理后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新蒸汽冷凝水水质,避免碱污染,同时可以降低冷凝水的排出温度至68~70℃,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蒸发工序新蒸汽冷凝水水质的装置,目的在于:避免新蒸汽冷凝水受碱水污染,同时提高冷凝水的热能利用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高蒸发工序新蒸汽冷凝水水质的装置,将蒸发工序的新蒸汽冷凝水通过新蒸汽冷凝水管接入间接换热设备,与低温一次蒸发液管送到间接换热设备的低温一次蒸发液进行间接逆流换热,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通过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管进入次末效蒸发器,降温后新蒸汽冷凝水经降温后的新蒸汽冷凝水管自压送往后续工序。
间接换热设备通过低温一次蒸发液管与末效蒸发器连接。
末效蒸发器与蒸发原液管连接。
次末效蒸发器将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送到二次蒸发液管。
间接换热设备为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避免新蒸汽冷凝水受碱水污染、提高冷凝水的热能利用率,同时以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等间接换热设备代替自蒸发器,从而减少该工序内的设备投资和设备的操作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间接换热设备;2、末效蒸发器;3、次末效蒸发器;4、新蒸汽冷凝水管;5、降温后的新蒸汽冷凝水管;6、蒸发原液管;7、低温一次蒸发液管;8、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管;9、二次蒸发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蒸发工序新蒸汽冷凝水水质的装置,将蒸发工序的新蒸汽冷凝水通过新蒸汽冷凝水管4接入间接换热设备1,与低温一次蒸发液管7送到间接换热设备1的低温一次蒸发液进行间接逆流换热,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通过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管8进入次末效蒸发器3,降温后新蒸汽冷凝水经降温后的新蒸汽冷凝水管5自压送往后续工序。
间接换热设备1通过低温一次蒸发液管7与末效蒸发器2连接。
末效蒸发器2与蒸发原液管6连接。
次末效蒸发器3将加热后的一次蒸发液送到二次蒸发液管9。
间接换热设备1为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可将新蒸汽冷凝水由158℃降温至68~70℃,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通过间接换热方式,避免了新蒸汽冷凝水受到碱性蒸汽的污染,提高了冷凝水的水质,便于后续工序的使用。新蒸汽冷凝水换热后的出口温度比一次蒸发液出料温度高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