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坩埚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6174.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军;田建德;杨满宇;霍文光;陈兵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 运输车 | ||
1.一种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10),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所述上支架(11)固定在所述下支架(12)上;
支撑板(3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坩埚(1)放置在所述支撑板(30)上;
翻转控制机构(40),设置在所述车身(10)上,所述翻转控制机构(40)控制所述支撑板(30)翻转以翻转放置在所述支撑板(30)上的所述坩埚(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控制机构(40)包括控制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和所述下支架(12)之间,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传动部传递动力使所述支撑板(30)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丝杠(41)和连杆机构(42),所述丝杠(41)带动所述连杆机构(42)运动,并通过所述连杆机构(42)驱动所述支撑板(30)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4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支撑座(48)支撑在所述下支架(12)的第一端,所述丝杠(4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支撑座支撑在所述下支架(12)的第二端,且所述丝杠(41)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座(48)的一侧;
所述连杆机构(42)包括三根连杆,三根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一起,其中,第一连杆(421)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下支架(12)上,第二连杆(422)的第二端通过套管(424)连接在所述丝杠(41)上,并随所述丝杠(41)的转动而沿所述丝杠(41)的轴向运动,第三连杆(423)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30)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还包括链轮(43)、电机(44)以及链条(45);
所述链轮(43)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41)的第二端;
所述电机(44)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2)上,且所述电机(44)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41)平行;
所述链条(45)套设在所述电机(44)的输出轴和所述链轮(43)上,并将所述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所述链轮(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高位传感器(46)和低位传感器(47);
所述高位传感器(46)设置在所述下支架(12)上以检测所述支撑板(30)的最高位置;
所述低位传感器(47)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48)上以检测所述支撑板(30)的最低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包括三根横梁(111),三根所述横梁(111)中的两根相互平行,另一根固定连接在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横梁(111)之间;
所述上支架(11)的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横梁(111)之间设置有旋转轴(16),所述支撑板(30)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上支架(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所述支撑板(30)与所述旋转轴(1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6)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多根挡杆(17),多根所述挡杆(17)垂直于所述支撑板(3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运输车还包括滑轮导轨(50),所述滑轮导轨(50)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的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横梁(111)的外侧,所述滑轮导轨(50)高于所述横梁(11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0)上所述支撑板(30)所在侧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架(13),所述弧形架(13)从所述上支架(11)连接至所述下支架(12),且所述弧形架(13)与所述上支架(11)在连接位置处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坩埚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运输车还包括控制箱(60),所述控制箱(6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10)上,所述控制箱(60)控制所述翻转控制机构(40)以及所述滑轮导轨(50)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6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车台阶骨架结构
- 下一篇:矿车摘挂钩自动闭锁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