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剂打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2844.1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剂打孔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要药品生产流水线的贴剂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药品贴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贴剂进行打孔。贴剂打孔设备主要由上模板、下模板以及打孔针组成。打孔针固定在上模板上。下模板上开有圆孔,圆孔的孔径略大于打孔针的外径,通圆孔的位置与打孔针的位置一一对应。打孔时,待打孔的贴剂平放在下模板上,上模板从上至下朝下模板方向移动,使打孔针穿过下模板圆孔的同时刺穿贴剂。打孔结束后将上下模板分开,把已打孔贴剂从下模板上取出即可。用传统贴剂打孔设备对贴剂进行打孔时贴剂所受的打孔针的作用力过大,贴剂在打孔针作用下会产生拉伸变形,容易使贴剂扭曲并且使打孔的形状不规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贴剂拉伸变形并且使打孔形状规则的贴剂打孔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贴剂打孔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打孔针,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平行,所述打孔针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具有圆孔,所述圆孔的位置与上模板打孔针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打孔针长度方向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打孔针的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直径小于打孔针外径的80%。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直径大于打孔针外径的50%。
进一步的是,所述打孔针通孔的底部开口为锥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打孔针长度方向开有通孔,在打孔过程中打孔针的通孔部分没有材料阻挡贴剂,减小了贴剂所受的作用力。打孔针通孔底部开口的锥台结构使打孔针与贴剂的接触面积更小,可以进一步减小打贴剂所受的作用力,避免贴剂拉伸变形,使打孔形状更加规则。
附图说明
图1是贴剂打孔设备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贴剂打孔设备的打孔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孔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待打孔贴剂1、上模板2、打孔针3、已打孔贴剂4、圆孔5、下模板6、通孔7、底部开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模板2、下模板6以及打孔针3组成。上模板2与下模板6平行,打孔针3固定在上模板2上。下模板6上开有圆孔5,圆孔5的位置与打孔针3的位置一一对应,打孔针3长度方向开有通孔7。在打孔前先将贴剂打孔设备的上模板2与下模板6分开,再将待打孔贴剂1平铺于下模板6上,最后使上模板2朝下模板6移动的同时带动固定在上模板2上的打孔针3向下移动,打孔针3在穿过下模板6圆孔5的同时刺穿贴剂。由于打孔针3长度方向开有通孔7,打孔针3与贴剂的接触面积小,作用在贴剂上的压强大,因此贴剂更容易被打孔针3刺穿。又由于打孔针3通孔7部分没有材料,因此打孔时处于此位置的贴剂所受到的作用力小,并且打孔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碎屑可以通过打孔针3的通孔7排出,避免了贴剂因打孔针3拉拽产生的拉伸变形。
打孔针3通孔7的轴线与打孔针3的轴线相重合,这样打孔针3的通孔7位于打孔针3的正中心并且与整个打孔针3构成中心对称结构,这样在打孔的时候贴剂受力均匀,使成型后的孔形状规则。
为了保证打孔针3的刚度和强度,打孔针3的壁厚不能过薄,所开通孔7的直径应小于打孔针3的外径的80%,这样在打孔过程中可以避免打孔针3弯曲甚至折断。
打孔针3的通孔7体积不能过小,应保证打孔针3上所开通孔7的直径大于打孔针3外径的50%,这样打孔的废料碎屑可以顺利通过通孔7排出,避免了废料碎屑堵塞通孔7造成打孔针3的作用力变大的情况。
打孔针3的底部开口8做成锥台形状,这样可以在打孔针3的底部形成一圈刀刃。在打孔针3打孔的过程中,打孔针3底部形成的刀刃快速切割贴剂并将需要去除的材料从贴剂上剥离,剥离后的废料碎屑沿着打孔针3底部开口8锥台的斜面进入通孔7中。由于采用了锥台设计,废料碎屑在进入通孔7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减小,可以避免打孔针3对贴剂的过度拉拽。由于打孔针3底部开口8锥台只减小了打孔针3底部开口8的部分体积,而对打孔针3整体结构的体积影响较小,因此打孔针3仍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制砂干混砂浆的石粉调节装置
- 下一篇:旧纸管切面上油均匀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