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字齿行星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886.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莉;徐迎莉;朱增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F16H57/027;F16H57/08;F16H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字齿 行星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人字齿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行星减速器,其传动齿轮上的轮齿都是直齿或斜齿。采用直齿减速传动机构,由于直齿传动重合度低,所以输出扭矩小,传动平稳性较差,体积较大,噪声也较大;而采用斜齿减速传动机构,则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减速器的轴向定位也非常困难;采用人字齿又存在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安装困难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消除斜齿产生的轴向力的同时,又能提高减速器的传动平稳性和输出扭矩的能力,并能减小体积,降低噪音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消除斜齿传动产生的轴向力的同时,又能提高传动平稳性和输出扭矩的能力的人字齿行星减速器,使其做到容易装配,显著减小减速器整体体积,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字齿行星减速器,包括机体、输出轴、行星架以及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构成的行星齿轮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副中的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中的齿均为人字齿,其中太阳轮、行星轮为整体式,内齿圈为组合式,所述行星齿轮副由六角螺塞固定在机座上。所采用的人字齿传动结构传动重合度高,传动平稳性和输出扭矩的能力高,体积小,噪音低,而且消除了斜齿轮传动产生的轴向力;另一方面,这种组合式内齿圈通过组合安装,解决了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安装困难的问题。
所述机体分为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内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内齿圈的凹槽。
所述内齿圈沿圆周方向分为两节齿圈节拼装而成。
所述内齿圈节沿轴向由两段齿圈段拼装而成,其拼装面位于人字齿中两个方向斜齿交叉部位。
所述太阳轮设置在太阳轮轴上。
所述行星轮上有与其相配合的轴承。
所述行星轮至少为两个以上。
所述上机体上设有透气塞,所述透气塞通过螺纹与上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人字齿传动重合度高,传动平稳性和输出扭矩的能力较高;本发明齿轮传动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系统运行平稳,噪音较低,能够实现大扭矩输出,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星架,2、行星轮,3、太阳轮轴,4、内齿圈,5、齿圈段,6、轴承,7、六角螺栓,8、输出轴,9、螺钉,10、上机体,11、下机体,12、透气塞,13、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人字齿行星减速器,包括机座13、上机体10、下机体11、输出轴8、行星架1以及太阳轮、行星轮2和内齿圈4构成的行星齿轮副,行星齿轮副中的太阳轮、行星轮2和内齿圈4中的齿均为人字齿,所述内齿圈4沿圆周方向分为两节的齿圈节拼装而成。所述齿圈节沿轴向由两段齿圈段5拼装而成,其拼接面位于人字齿中两个斜齿交叉部位,两段齿圈段5的接触面上用螺钉9固定。太阳轮轴、行星轮2为整体式,内齿圈4为组合式。太阳轮设置在太阳轮轴3上。行星轮上有与其相配合的轴承6,行星轮2至少为两个以上。行星齿轮副由六角螺塞7固定在机座13上。
上述行星齿轮副中行星轮2的个数可选用一个,也可选用一个以上,本实施例为三个行星轮。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副有两个,前一级行星齿轮副的太阳轮轴3与输入轴相连,行星轮2通过与其相连的行星架1与后一级行星齿轮副的太阳轮轴3连接,后一级的行星轮2通过与其相连的行星架1与输出轴8相连。
机体的机盖通过轴承与输出轴8相连,输出轴8透盖通过螺栓连接在输出轴机盖上,密封圈通过与轴过盈配合连接在透盖处。上机体10和下机体11内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内齿圈的凹槽。
齿轮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热量,如果是密闭的话会导致机体内部压强增大,通过在上机体上安装有透气塞12来排气,透气塞12通过螺纹连接在上机体的凸台上,使用透气塞12可以使减速器内部的压强基本保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复合加强排水管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双制动分泵刹车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