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446.2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时胜;李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格蓝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石墨 led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芯片,尤其是与石墨烯结合的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
背景技术
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一方面,替代能源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节能环保成为关注热点。能源消耗中,照明消耗占全部能源消耗的20%以上,因此,降低照明用电是节省电力的重要途径。LED照明器件是一种固体冷光源,具有低能耗、寿命长、易控制、安全环保等特点,是理想的节能环保产品,适用各种照明场所。目前LED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LED的发光效率,二是降低LED的生产成本。垂直结构LED能够保证在一定的发光效率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电流去驱动,这样一个垂直结构LED芯片可以相当于几个正装结构芯片,折合成本只有正装结构的几分之一。因此,垂直结构LED必然会加速LED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的进程,是市场所向,是半导体照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的垂直结构LED芯片自下而上依次有背面金属层、衬底、第一键合金属层、第二键合金属层、p型电极、p型氮化镓层、多量子阱层、n型氮化镓层和n型电极。
从LED的结构上讲,可以将GaN基LED划分为正装结构、倒装结构和垂直结构。目前比较成熟的III族氮化物多采用蓝宝石材料作为衬底,由于蓝宝石衬底的绝缘性,所以普通的GaN基LED 采用正装结构。该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相对成熟。然而正装结构LED有两个明显的缺点,首先正装结构LED p、n 电极在LED 的同一侧,电流须横向流过n-GaN 层,导致电流拥挤,局部发热量高,限制了驱动电流;其次,由于蓝宝石衬底的导热性差(35W/(m?K)),严重的阻碍了热量的散失。垂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正装结构LED的两个问题,垂直结构GaN基LED采用高热导率的衬底(Si、Ge以及Cu等衬底)取代蓝宝石衬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散热效率;垂直结构的LED芯片的两个电极分别在LED外延层的两侧,通过图形化的n电极,使得电流几乎全部垂直流过LED外延层,横向流动的电流极少,可以避免正装结构的电流拥挤问题,提高发光效率,同时也解决了P极的遮光问题,提升LED的发光面积。
垂直结构LED的散热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LED芯片结构中,垂直堆叠的各层界面往往散热效果较差,限制LED发光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自从石墨烯材料在2004年首次被稳定制备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性质,且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石墨烯与LED芯片的结合,将有利于LED芯片散热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改善散热效率,提高LED器件发光性能的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自下而上依次有背面金属层、衬底、第一键合金属层、第二键合金属层、p型电极、p型氮化镓层、多量子阱层、n型氮化镓层、n型电极,在衬底与背面金属层的界面有石墨烯层,或在衬底与第一键合金属层的界面有石墨烯层,或者在衬底与背面金属层的界面以及衬底与第一键合金属层的界面均有石墨烯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衬底可以是硅或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键合金属层和第二键合金属层均可以是金、银、铜、铝、钛和镍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金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p型电极可以是铂、镍、钯、镁、金和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金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n型电极可以是钛、铝和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金属。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石墨烯层可以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的石墨烯层可以解决目前衬底与第一键合金属层,以及衬底与背面金属层接触界面导热不良的问题,提高LED芯片散热效率;
2、石墨烯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加入的石墨烯层不影响甚至可以提高整个LED器件的发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型石墨烯LED芯片,自下而上依次有背面金属层1、衬底2)第一键合金属层3、第二键合金属层4、p型电极5、p型氮化镓层6、多量子阱层7、n型氮化镓层8、n型电极9,在衬底2与背面金属层1的界面有石墨烯层10,或在衬底2与第一键合金属层3的界面有石墨烯层10,或者在衬底2与背面金属层1的界面以及衬底2与第一键合金属层3的界面均有石墨烯层10。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格蓝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格蓝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宇周边监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板式蒸发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