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防尘透气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6306.1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映翔;赖俞任;徐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防尘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尘透气栓,尤其指装设于默认装置上,以防止水分尘土进入默认装置内部,并可供默认装置内外空气流通的栓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机台、设备、电子产品、电力设备或招牌等,许多的装置都会设置在户外或处于会接触到水的环境中,但是不论是电子装置还是机械装置,若水份进入到装置内部,并接触其内部的构件,便可能会产生短路、损坏或锈蚀的状况,且装置在户外时也会接触到尘土,若尘土进入到装置内部,则尘土接触其内部的构件也会产生短路、损坏或锈蚀的状况,所以,一般装设在此种环镜中的装置都会作防水的设计,是在外壳各接合处设有防水胶条、防水沟等防水结构,让外部的水份或尘土无法经由间隙进入装置内部。
此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外部的水份或尘土进入装置内部,但有许多装置其内部的构件在运作时,会产生高热让温度上升,由于外壳各接合处都已经被防水结构阻隔了,所以内外空气无法流通,但内部热空气无法排出的状况下,其内部空气便会因为温度提高而让体积膨胀,因为内外压力不同,使得外壳受到热空气推挤,让外壳各接合处便会产生缝隙,所以便可能会有水份或尘土经由缝隙进入到装置内部,再者,当装置长时间运作后,外壳也会因为长时间受到热空气推挤产生形变,而让外壳各接合处形成稳固的缝隙,导致防水及防尘功能丧失,便会让装置产生损坏。
因此,如何解决公知的问题与缺失,让装置不仅可以防水及防尘,且内外空气又可流通,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防水防尘透气栓的专利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尘透气栓,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防尘透气栓,该栓体于中空柱体的透气槽及上方帽盖的透气通道之间设有防水透气体,其防水透气体为利用金属材质以粉末冶金方式制成,使其内部具有大于空气分子但小于水分子的复数微小间隙,则防水防尘透气栓装设于默认装置后,水分子及大于水分子的尘土粒子便无法通过复数微小间隙进入,但内外空气却可经由防水透气体流通,则默认装置运作时内部的热膨胀空气便可经由防尘透气栓排出到外部,让内外压力平衡以防止壳体受力形变产生缝隙,以此便可达到持续防水、防尘及透气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透气栓中,该防水透气体为利用模内射出包覆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在其外部直接成型有栓体,所以就不需要在制造后进行加工及组装作业,因为节省了制程步骤,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加快生产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透气栓中,该栓体可于中空柱体外表面邻近帽盖处套设有环状防水垫圈,或于帽盖底面设有环状防水垫圈,藉由防水垫圈抵持于栓体与默认装置壳体之间,便可阻隔栓体与壳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使水分无法经由间隙进入壳体内部,进而达到确实防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中组件符号说明:
1栓体;11中空柱体;110透气槽;1101贯通槽;111固定部;112顶座;12帽盖;120透气通道;1201开口;121啮合槽;13防水垫圈;2防水透气体;3默认装置;31壳体;31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防水防尘透气栓包括栓体1及防水透气体2;其中:
该栓体1具有中空柱体11,中空柱体11内形成有贯通至下方的透气槽110,中空柱体11外表面设有固定部111,中空柱体11上方设有帽盖12,其帽盖12内形成有透气通道120,且透气通道120至少一端具有露出于帽盖12外表面以连通外部的开口1201。
该防水透气体2为利用金属材质以粉末冶金方式制成,其金属材质可为铁、不锈钢或铜,且防水透气体2内部具有复数微小间隙(图中未示出),其微小间隙为大于空气分子但小于水分子,其防水透气体2位于栓体1的透气槽110与透气通道120之间,且防水透气体2至少二个表面分别露出于透气槽110及透气通道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6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