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GBT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347.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增良;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H03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bt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IGBT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其变换的核心元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功率IGBT可靠工作的前提必须具备高性能的IGBT驱动电路,满足IGBT的开通瞬间充放电的电流大,开通速度快,IGBT的损耗小的特点。
IGBT驱动电路有变压器隔离和光耦隔离两种隔离形式,目前的IGBT驱动电路存在驱动能力低,不能驱动容量更大的IGBT,不利于开发更大功率的工业变频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能够增大驱动能力,可驱动更大容量IGBT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GBT驱动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和IGBT模块,还包括正负电极和推挽电路,所述推挽电路包括并联的一个N沟道MOS管和一个P沟道MOS管,所述N沟道MOS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正负电极的正电极连接,所述P沟道MOS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正负电极的负电极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和P沟道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VOUT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IGBT模块的栅极输入端连接,所述P沟道MOS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IGBT模块的栅极输入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IGBT模块的发射极与所述正负电源中点连接,所述正负电源中点接地。
进一步,还包括饱和压降保护电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DESAT接口与所述饱和压降保护电路连接,所述饱和压降保护电路与IGBT模块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饱和压降保护电路包括稳压管、二极管、第四电阻,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依次经过稳压管、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阻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DESAT接口连接。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推挽电路使光电耦合器驱动能力增大,能够驱动容量更大的IGBT模块,便于开发更大功率的工业变频器。
2、通过负极电源,P沟道MOS管在接通时,IGBT模块UGE为负值,使IGBT模块能够良好的实现负压快速关断。
3、通过饱和压降保护电路,保护了IGBT模块和驱动电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IGBT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IGBT驱动电路,包括产生脉冲信号的控制电路,用于隔离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光电耦合器,与驱动电路连接的IGBT模块,正负电源以及推挽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产生的PWM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实现信号隔离耦合至驱动电路,光电耦合器输出的PWM信号控制IGBT模块的通断。推挽电路设置在光电耦合器与IGBT模块之间,正负电源的正极为15V,负极为-9V。
推挽电路包括一个N沟道MOS管Q1和一个P沟道MOS管Q2,它们并联,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VOUT通过第一电阻R1与N沟道MOS管Q1和P沟道MOS管Q2的栅极G连接,正负电源的正电极与N沟道MOS管Q1的集电极C连接,正负电源的负电极与P沟道MOS管Q2的集电极C连接,N沟道MOS管Q1的发射极E通过第二电阻R2与IGBT模块的栅极G输入端连接,P沟道MOS管Q2的发射极E通过第三电阻R3与IGBT模块的栅极G输入端连接,IGBT模块的发射极E与正负电源的中点连接,正负电源中点接地,IGBT模块的栅极G和发射极E与第五电阻R5并联。
当光电耦合器输出端VOUT输出一个高电平,N沟道MOS管Q1接通,正电极、N沟道MOS管Q1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第二电阻R2、IGBT模块的栅极G和发射极E、正负电源中点形成一个回路,此时IGBT模块的UGE为15V,驱动IGBT模块的导通。驱动电流经过N沟道MOS管Q1的增大,使得驱动电流具有更大的驱动电流,便于开发更大功率的变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源设备充电音响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