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钢质套半成品劳动生产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964.X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萱;张国良;王晓庚;赵国栋;侯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萱 |
主分类号: | B21C35/02 | 分类号: | B21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5129***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钢质套 半成品 劳动生产率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钢质套半成品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钢质套半成品劳动生产率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为了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综合性能;钢质气缸套的应用与日俱增,正在逐步取代部分传统的铸铁套。因此也吸引了许多科研院所、工厂企业中的无数专家、学者投入其中,进行潜心研究和攻关与创新,使钢质套产品的质量不断更新换代。但在钢质套的生产过程中,对钢质套半成品的生产装置及工艺的技术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这就造成了半成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使钢质套半成品的生产率低下、成本高的弊病始终未得到应有解决。
当前,在钢质套半成品的生产中,多数采用拉出式生产方法,其应用的装置的主要结构是:活动梁、芯棒和阴模,活动梁与芯棒是活动连接,无有自动退料装置。在生产过程中,要使芯棒与设备活动梁进行两次脱开与连接,吊车对芯棒和工件进行两次吊起、放下、掉头,工作时必须由两人操作才能进行,生产过程比较繁琐、耗时,劳动生产率低下。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过程简单、省时,能大幅度提高钢质套半成品劳动生产率的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生产钢质套半成品装置主要由液压机活动梁、芯棒、阴模、固定梁、锥形退料器和工作台组成;芯棒固定连接在液压机活动梁上,阴模、锥形退料器活动安装在固定梁的两侧,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作台位于装置的尾端;液压机活动梁、阴模和锥形退料器分别与液压装置连接。生产时,工件装套在芯棒上,驱动液压机活动梁向前移动,芯棒与工件随着前移的同时从阴模和锥形退料器中顶出到设定的位置;活动梁自动回程时,工件受到锥形退料器台阶限制退留在工作台上的预定位置;活动梁回到起始位置时,再将工件装套在芯棒上,进行下一周期工作;经过如此往复进退循环,实现了钢质套半成品的快速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此种装置生产钢质套半成品,整个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人完成,省掉了芯棒的反复吊装,生产过程简单、省时省力,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钢质套半成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本实用新型生产钢质套半成品装置主要由液压机活动梁、芯棒、阴模、固定梁、锥形退料器和工作台组成;芯棒2固定连接在液压机活动梁1上,阴模4、锥形退料器5活动安装在固定梁7的两侧,用于放置工件3的工作台6位于装置的尾端;液压机活动梁 1、阴模4和锥形退料器5分别与液压装置连接。所述的锥形退料器5由多瓣弹性件构成,工件3通过时多瓣弹性件顶开,通过后多瓣弹性复位将工件3退留在工作台6上。生产加工钢质套半成品,经收口后准备加工的工件3装套在芯棒2上,降下阴模4和锥形退料器5,使芯棒2、阴模4、锥形退料器5在同一轴线上;启动液压装置使液压机活动梁1向前移动,芯棒2与工件3随着液压机活动梁1移动,使芯棒2与工件3同时从阴模4和锥形退料器5中顶出到设定的位置;然后使液压机活动梁1向后自动回程,带动芯棒2、工件3回程,工件3在回程过程中受到锥型退料器5台阶限制,将工件3退留在工作台6上的预定位置,芯棒2随液压机活动梁1回到起始位置;然后靠液压将阴模4和锥形退料器5提升至预定高度,再将工件3装套在芯棒2上,进行下一周期工作;经过如此往复进退循环,实现了钢质套半成品的快速加工,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旧的拉出式方法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件产品必须两人同时操作;本发明的顶出式工艺方法,由一人操作单位时间内能生产五件产品。人员减少了1倍,产量提高了5倍,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萱,未经王树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