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汽车车轮温度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445.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高;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高;宋鸿 |
主分类号: | B60C23/20 | 分类号: | B60C2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轮 温度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报警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汽车车轮温度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由于汽车行驶时因机械摩擦、冷却装置失效等因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刹车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尤其是在长下坡等路况时。当刹车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刹车效能衰减甚至失效,而且存在轴承润滑油、轮胎燃烧等安全隐患。因此,但是现阶段没有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刹车系统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过高时也没有装置及时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无法检测刹车过热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多路汽车车轮温度实时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路汽车车轮温度实时监测装置,设置有一个报警部件,报警部件通过电信号连接有至少一组温度检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温度检测部件设置有温度传感单元,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车轮上。
通过在车轮轮毂上设置温度传感单元,将轮毂附近的温度,实时传输给报警部件,汽车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能随时观察到轮毂附近的温度,从而避免刹车系统过热导致刹车失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车轮刹车螺栓的螺柱上,或者设置在车轮刹车螺栓的弹簧垫片上,该弹簧垫片夹在螺母和螺母座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刹车鼓外壁。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轮毂上,紧贴橡胶车胎内壁。即能检测轮毂温度,又能够直接检测橡胶车胎的温度,直接对橡胶温度报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报警部件和温度检测部件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无线方式是蓝牙或zigbee或UHF中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温度传感单元设置在刹车蹄片或者刹车蹄片支座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报警部件和温度检测部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有线方式是通过RS-485或RS-422或RS-232中的一种或多种接口,无线方式是蓝牙或zigbee或UHF中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温度检测部件还设置有放大电路单元、转换电路单元、微处理单元和第一通讯单元,温度传感单元有线连接放大电路单元,放大电路单元有线连接转换电路单元,转换电路单元有线连接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有线连接第一通讯单元。
刹车温度检测部件内部所有的单元都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从而达到在传递信号的同时降低装置制造成本,减小损耗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报警部件设置有控制单元、操作显示单元、第二通讯单元和报警电路单元,控制单元有线连接操作显示单元,控制单元有线连接第二通讯单元,控制单元有线连接报警电路单元。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报警部件还连接有射频发送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单元安装在汽车刹车鼓附近,采用传感器接触式安装,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到汽车刹车装置的温度变化。通讯模块选择采用无线或有线传输通讯。该装置具检测温度更加准确,易于安装等优点,能有效地预防因汽车刹车温度过高导致的轮胎起火、刹车失灵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并延长汽车轮胎、钢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轮轮毂位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轮刹车螺栓上温度传感单元安装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轮刹车螺栓的弹簧垫片上温度传感单元安装位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轮刹车鼓上温度传感单元安装位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轮轮毂上温度传感单元安装位置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轮刹车蹄片及刹车蹄片支座上温度传感单元安装位置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刹车螺栓;102——弹簧垫片;103——刹车蹄片;104——刹车鼓;105——轮毂;106——刹车蹄片支座;201——温度传感单元;202——放大电路单元;203——转换电路单元;204——微处理单元;205——第一通讯单元;206——第二通讯单元;207——控制单元;208——操作显示单元;209——报警电路单元;210——温度检测部件;211——报警部件;212——射频发送单元;301——螺柱;302——螺母座;30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3、4、5或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高;宋鸿,未经戴高;宋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带有反射器的光电池装置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