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站立式无把手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296.5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和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立 把手 平衡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两轮电动车,它的两个轮子是并排设置的;承载的骑车人是站立着操纵的,但是没有设置把手。确切地说,是一种站立式无把手的、具有前后自平衡功能的电动两轮车。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该车两个轮子的转动,不享用共同的车轴。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技术实例,应该是由Kamen等人的专利(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s and Methods,U.S.Patent No.6,302,230B1,Oct.16,2001)所揭示的,于2002年开始生产并投入市场的“赛格威”(Segway)两轮自平衡电动车了。它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轮子,骑车人站立在踏脚板上扶着手把杆操纵车子的运行。手把杆用来改善骑车人站立的稳定性,以及控制车子行进的方向。这种两轮电动车虽然可以用作有效的短程运输工具,不过它还有庞大、笨重、昂贵等缺点。此外,由于它设置了一根较大的、固定的手把杆,有时反而会造成骑车人的不便。某些用户希望使用不设手把杆的自平衡两轮电动车。因为不设手把杆的两轮电动车,具有较大的可携带性,拆装也比较方便。特别是,如果不设手把杆的话,当车子行进时,骑车人可以空出双手来做其他的事情。在许多环境下,以上这些优点会变得格外的重要。
Kamen的专利中,有手把杆的实施方案是成功的。但是,该专利中所揭示的、没有设置手把杆的实施方案,因为很难付之实用,所以没有像有手把杆的自平衡两轮车那样得到实现。
假如骑车人站在一辆两轮车上,如果该车的两个轮子的配置与Segway的两个轮子配置相似,车子上又不设置手把杆的话,那末骑车人与车子相接触的地方,除了车子脚踏板支撑骑车人脚的支撑接触点外,再也没有其它接触点了。因此,当车子行进时,为了操控车子,骑车人要保持其踝关节与膝关节的稳定是很困难的。虽然车子本身是能够在纵向平面上,自动地保持前后的动态平衡,但是由于缺少支撑点,使得骑车人的身体不能放松。骑车人的腿与脚,除了要控制车子的行进方向外,为了保持人车的平衡,还必须要调节腿脚的相对位置,所以骑车人的站立姿势通常不能保持在一个舒适的位置,同时车子也很难稳定地行进。
因此,市场要求车子以新的方式来支持骑车人稳定地骑行,还要求车子以新的方式来控制行进的方向。此外,也要求该种新方式能较好地改善车子的便携性、稳定性、控制的直觉性,这些要求也是本领域以及有关领域对产品的普遍期望。
本人在201110089122.9(CN102275621A)的专利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独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轮架上设置靠腿板的部件,可使独轮电动车十分稳定地行驶。因此,制造一种站立式无把手的、能稳定骑行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是可行的。
本发明是本人以前几个专利申请的延续,它们是201110430348.0(CN102514662A),201110435720.7(CN102514663A)以及201210112847.X(CN102602481A)。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业内的技术缺点,为了提供一种易拆易装的、以体积与重量而言都是便携的、小型的个人使用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提出了一种设计,当并排的两个轮子一致倾侧时,它们可以示差地转动,从而驱动车子实施转向。
车子有两个并排的、独立转动的轮子。每个轮子有一个驱动马达,还要在纵向平面上保持前后自平衡的能力。车子的两个轮子之间能供骑车人站立,骑车人将重心在纵向平面上前后变动的方式,以及朝左右倾侧的方式来控制车子的前进与转向。两个轮架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机构,使得两个轮子在转向过程中,能够一致地并排倾侧。该功能是采用了一组复式平行的多元连接杆来达到的,每根连接杆都是可转动地与两个轮架相配接,连接杆中至少有两根是配置在不同的高度(相对于骑行的路面而言)。轮子倾侧的功能,改善了车子的稳定性以及转向过程中腿脚的舒适性。
车子工作时的结构形态,使得骑车人的两脚站在两个轮子之间供站脚用的踏脚板上,并且使得骑车人的每一条腿都能与相应设置在轮架上的靠腿板稳固地相接触。这种结构形态增加了骑车人身体与车子之间的接触点的数量,并且分散了接触点,因而使得不设手把杆的两轮车,使用时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所以,为了使骑车人的腿与相应的轮架之间,稳定地保持摩擦接触,在轮架上专门设置了靠腿板的部件。
业内有经验人士在结合图纸审阅下文的详细叙述后,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以及其它有关的优点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和,未经陈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